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04/2013-45668 发文机关:市发改局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13-05-31 00:00:00
责任部门:市发改局 责任科室:综计科
所属栏目:发展规划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一、2012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面对极为严峻复杂的宏观发展环境,全市上下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转型发展、推进富民强市”主题,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转中求好”工作总基调,扎实开展“转型发展突破年”、“环境提升推进年”活动,凝聚合力,主动应对,攻坚克难,积极有为。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除地区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额完成难度较大外,其余指标均顺利完成(详见表1)。

表1:2012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名 称

单位

2012年目标

2012年实绩

备注

绝对值

增速(%)

绝对值

增速(%)

1.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0.5

580

9

2.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12以上

44.3

14.1


3.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0

303.7

21.9


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

亿元

136


145.5

10.5


4. R&D经费占GDP比重

%

2.3


2.4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14

242.8

14.7


6.出口总额

亿美元


10

39.9

0.8


7.实际利用外资

亿美元

2


2.3



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1以上

37500

13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12以上

19500

12

9.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


3



10. 城镇就业岗位

9000


14325



11. 国民幸福指数


提高0.5分

85.33

提高0.66分


12.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

吨标准煤


-4.59


-5.5

13.二氧化硫排放量

万吨


-3.0

预计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14.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万吨


-2.5


15. 氮氧化物排放总量

万吨


-3.5


16.氨氮排放量

万吨


-3.0


注:★表示该指标2012年实绩数为预计; △表示能耗指标2012年实绩数为前三季度数据。

减排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具体完成情况需上级政府审定。

一年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如下:

经济回升态势巩固。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GDP)580亿元,增长9%左右(可比价);完成财政总收入81.5亿元,增长13.6%,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4.3亿元,增长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7500元和19500元,增长13%和12%。


三次产业调整优化。做优农业,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播种面积41.3万亩,产量达到18.3万吨。花卉、苗木、水果三大绿色产业种植面积9.6万亩,畜牧业稳中有调。加快农业“两区”建设,新建成2个省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2.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成功举办第四届农博会。做强工业,开展工业强市建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企业倍增计划,全年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140亿元,增长6.9%。建筑业保持稳定,全年实现产值201.5亿元。做实服务业,实施服务业兴市战略,加快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等“一带十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预计全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1.1个百分点以上,接待国内外游客1100万人次,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海宁潮”国际博览会。

专栏一:“个转企”

“个转企”即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为企业,注册成为公司、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进而引导民营经济做大做强,转型升级,增强竞争力。

全年完成“个转企”109户(设立公司68家)。


专栏二:分离发展服务业

分离发展服务业即通过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将研发设计、物流配送、技术服务、安装维护、市场营销等服务功能剥离出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全年通过分离发展新设立服务业企业57家。

三大需求协调拉动。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3.7亿元,增长21.9%,其中工业生产性投资145.5亿元,增长10.5%。政府性投资项目完成60.8亿元,增长35.0%。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全年实现出口总额39.9亿美元,增长0.8%,实现进口总额10.2亿美元。继续扩大消费需求,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2.8亿元,增长14.7%。


重大项目扎实推进。联鑫板材年产220万吨冷轧薄板项目、万凯(二期)年新增35万吨包装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银泰城、查氏城市综合体项目顺利结顶,皮革城品牌旗舰店广场建成开业,转型升级步伐进一步加快。硖许公路顺利建成,嘉绍高速海宁互通连接线(城南大道东延)、沪杭高铁连接线(许村人民大道东延)等项目完工,500千伏秦山核电厂送出线路工程按时实现输送电,鹃湖应急备用水源工程有序推进,杭平申航道工程海宁段启动建设,基础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人民医院完成搬迁,紫微初中投入使用,金融中心、工人文化宫顺利完工,图书馆、社会福利中心扩建一期结顶,科创中心二期开工建设,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自主创新不断加快。预计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4%,成功创建2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4%。签约2个国家项目,每万人中人才拥有量达到2015人。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全年专利申请量3446件,授权量3203件。加快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浙江名牌累计达到42个。


“腾笼换鸟”推动转型。实施“两退两进”,全年腾退低效用地2534亩,盘活存量用地1575亩,完成建设用地复垦2487亩。严格项目准入,否决高耗能项目5个,高污染项目16个,新建项目投资强度平均达到270万元/亩。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单位GDP能耗及主要污染物削减预计能完成目标任务,大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8.4%。实施电镀园区关停工作。关闭和停产整顿76家环境违法企业。继续开展亩产效益评价,初步计算亩均销售收入和亩均税收分别达到320万元和11万元。对高污染高水耗工业企业实施差别水价。

统筹城乡创新载体。开展市域总体规划修编,启动城市有机更新。积极推动长安“小城市”培育创建。全年完成城乡拆迁12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保障房27.6万平方米,城市规划区内在建保障房和安置房面积达到233.6万平方米。大力推进土地整村整组连片流转,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6万亩。稳步实施“两新”建设,2个省级重点培育中心村通过省验收,6个示范性城乡一体新社区通过嘉兴验收。实施“六大板块”绿化建设,完成绿化4390亩。“四位一体”保洁机制全面落实,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改善,荣获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市)。

专栏三:城市有机更新

城市有机更新重点实施十大项目:旧区改建、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工人路商业中心及干河街历史街区、火车站区块改造、环东西山绿化及开发、鹃湖公园绿化及开发、河道改建、城中村改造、卡雷诺总部经济和皮革城六期。

目前已出台中心城区城市有机更新实施意见、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有机更新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绿化景观系统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和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专栏四: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建设即在完成农村村庄整治基础上,通过生态人居、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等体系建设,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全年完成丁桥镇、黄湾镇(尖山新区)、海洲街道3个镇(街道)“整镇整治”任务,完成18个市级扩面村和15个整治提升村的整治工作;周王庙镇、盐官镇、黄湾镇(尖山新区)创建美丽乡村工作先进通过嘉兴验收。

改革开放提升活力。调整完善长安镇(高新区)、盐官百里钱塘观潮景区、经济开发区(尖山新区)开发建设体制,加快大平台发展。开展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试点中心镇联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浙江美大”成功上市,组建家纺城股份有限公司。市资产经营公司成功发行10亿元中期票据。全省首创农信社股权出质登记。设立中小微企业贷款周转金。建立市价格调节基金。加快“走出去”步伐,皮革城列入商务部首批重点培育内外贸结合商品市场试点。中国(浙江)影视文化产业国际合作实验区落户授牌。创新以著作权出资设立企业2家。继续做好山海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

专栏五:浙商回归

支持浙商创业创新,以上海等浙商集聚地为重点区域、以龙头型科技型创新型浙商为主要对象,大力抓好招商工作;支持浙商牵线搭桥,联合引进跨国公司、央企、优质民企来海宁投资创业,或与海宁民企合作结成战略联盟;支持浙商引进本行业本领域顶尖技术、顶尖人才特别是高端创新团队,共建创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支持浙商联合海宁企业共同拓展国内外市场,合作共建市场营销网络。

全年浙商回归到位资金,经嘉兴审核确认为24.2亿元,完成嘉兴市下达目标任务数的163.62%。


专栏六:接沪融杭

华师大与我市教育全面合作,华师海宁实验高级中学揭牌并成立国际部;科教新城建设步伐加快,浙江机电学院开工建设,国际关系学院杭州校区即将签约。

市人民医院与上海长海医院合作成效显著;市三院与省人民医院合作共建省人民医院海宁医院;市中医院和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建立协作关系。在嘉兴率先实现省内异地就医实时结算和联网结算双向开通。

漕河泾海宁分区科技绿洲项目顺利推进。

启动杭州-海宁城际铁路项目前期工作。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启动省教育现代化县(市)创建。深入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18所幼儿园完成提档升级,扎实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市)通过省级评估,义务教育管理成功经验在全国会议作典型发言。启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省级卫生镇实现全覆盖。加大医疗救助,率先实现低保人群基本医疗最高可全额保障。启动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扎实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和大运河(海宁段)申遗工作,成功举办第三届徐志摩诗歌节,成功承办第七届浙江省农民运动会。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1‰。发放30.5万张市民卡。国民幸福指数调查比上年提高0.66分。

专栏七:河长制

全市2469条河道分别由市、镇、村三级领导担任河长,明确责任部门为河长单位,建立起覆盖全市的河长制管理网络。

全年全市25条市级河道排污口已全部实现封堵,镇村级河道排污口封堵率达到82%。

全年全市建成污水管道113.5公里,雨污分离37个项目,456家生活污水“有管不入”工业企业截污率达到97.8%。

25条市级河道的43个断面水质监测四类水体比例为7%。


专栏八:社会保障

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到32.5万人、33.6万人、18.2万人、24.8万人和18.4万人。妥善处置3.7万人社保领域遗留问题。

32.3万名城乡居民参加合作医疗,人均筹资额达548元。

发放低保金1942万元,惠及城乡低保对象8.8万人次;发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149万元,惠及困难群众2.2万人次。

全年新增养老机构床位数1985张,总床位数达到4091张。

廉租住房保障覆盖范围放宽至四个街道低保标准2.5倍以下低收入家庭。

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加快推进社区社团社工“三社”联动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探索开展政府购买社会化服务工作。试点新居民积分制管理。扎实推进“法治海宁”建设,全面开展“六五”普法教育。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推进“全省最具安全感城市”建设。安全生产三项指标同比均实现下降,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稳定。创新调解机制,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振奋精神,迎难而上,全市经济企稳回升,民生持续改善,环境不断优化,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来之不易。由于受美国经济复苏缓慢,欧债危机持续和日本经济萎靡等影响,造成外需严重不足,再加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别是我市光伏产品受欧美“双反”调查影响,出口出现明显下降。针对这一严峻形势,市政府及时出台多项举措,帮扶企业积极拓展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全年保持了稳定态势。GDP预计没有完成增长10.5%的目标,但9%的增速已经超过省和嘉兴平均增幅,GDP总量在嘉兴五县二区仍处于领先。新的一年,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各种困难叠加影响短期无法消除,加快转型升级的压力仍然十分迫切,群众反映突出的问题仍然较多,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解决。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战略部署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根据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建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预期目标安排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力争超400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

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

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以上;

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

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节能减排各项约束性指标确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一)关于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GDP)增长9%以上。

从外部环境看,全球发达经济体财政金融风险仍对经济复苏形成羁绊,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经济增长动力依然较弱;国内十八大胜利召开,提出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新要求,给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省委省政府要求各地围绕“四个翻一番”目标加倍努力提前实现,再加上当前区域竞争异常激烈,要巩固嘉兴首位,力争省内前位,在综合考虑省定8%、嘉兴8.5%的增长目标基础上,建议我市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

从我市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仍然较好,经济回升趋稳态势逐步巩固,应对风险能力不断提升,转型升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健康增长。尽管低于“十二五”规划年均增长要求,但9%以上目标仍处于合理区间。保持合理的增速,有利于增强发展信心,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在调结构、促转型上。同时围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必须确保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在10%以上,继续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加快工业强市建设,努力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和30%以上。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

经济决定财政,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潜力还是事业发展的需要考虑,都要求财政保持合理的增长,因此建议2013年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以上。围绕预期目标,我们要注重开源节流,从增收情况看,一方面经济运行有望进一步企稳向好,随着转型升级的深化,不断培育的新产业、新企业和新项目将成为新的税收增长点,支撑财政收入增长;另一方面,国家实施结构性减税,营改增开展试点,短期内会带来一定减收,企业效益增长仍显乏力,房地产市场继续调整,都将加大财政增收难度,但综合来看,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有利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在开源的同时要进一步压缩公共开支,注重绩效管理,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把握财政收支平衡问题。

(二)关于三大需求增长的预期目标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力争超400亿元。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靠投资拉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更要靠投资带动,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进投资稳定增长和结构优化,通过增加有效投入来进一步扩大内需。按以往规律看,五年规划第三年往往是投资加速年份,围绕转型升级要求,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事关民生的政府投资重大项目将集中进入到建设阶段,推进城镇化和房地产适度健康发展也必将带动投资的增长。从工作实际出发,考虑到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要在竞争中求突破,因此投资工作要以增长20%以上、力争超400亿元为目标,拉高标杆,自加压力。在扩大投资总量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全年要完成工业生产性投资171亿元以上、增长20%以上,三产(含政府性投资)投资230亿元以上、增长40%以上,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投资46亿元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要全力加大招商选资,优化浙商发展环境,花大力气在重大项目上求突破,实现合同利用外资4.5亿美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3亿美元以上,引进市外内资80亿元以上。要全力加强要素保障,确保拆迁拆违300万平方米以上,提高土地精细化管理,实施低效土地二次利用,确保建设用地保障;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深化银企银政合作,创新投融资模式,积极引进投资主体,鼓励激活民间投资;要全力加快项目推进,在审批环节推行重大项目联合会审、模拟审批,进一步简化流程、缩短周期,提高效率。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早日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加强项目全程跟踪管理,对未按时开竣工项目分类处置。

——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

预计2013年对外贸易增速将继续放缓,主要原因是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外需疲软的态势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显著改善,加之人民币升值、生产要素成本上升、贸易摩擦增加等因素影响。同时也要看到推动外贸增长的有利因素:国家出台一系列促进外贸稳定增长、优化外贸结构的政策措施,将有利于提振企业信心,我市对外贸易的基础较好,应对挑战的主动性得到提升,能够保持传统出口市场相对稳定,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再考虑到我市外贸依存度较高,要实现经济健康增长,需要保持适当的出口增速,因此建议出口总额增长6%以上。我市要积极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加快出口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转型升级。2013年要继续实施好出口退税政策,加大对参加展会和出口信用保险扶持力度,确保出口稳定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以上。

近年来,内需对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正逐步提高,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政策机制不断健全,有利于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我市经济稳步回升,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社会保障工作大力推进,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持续增强。再加上我市现代商贸服务业快速发展,新的消费业态不断呈现,消费热点不断增多,消费环境不断完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消费需求正处在一个快速增长通道中。同时考虑到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增长减缓,影响到相关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消费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缓。建议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增长13%以上。

(三)关于居民收入增长的预期目标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有许多有利因素:一是2013年国家将启动实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结构改善。二是随着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创业创新扶持政策的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就业创业机会增多,有利于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三是我市职工工资正常调整机制进一步健全,带动工资收入平稳增长。因此建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和11%以上,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社会保障水平和保障能力继续提高,2013年城镇居民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新增就业岗位1万个以上。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快推进社会发展,提升全市居民生活幸福感。

(四)关于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以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均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

约束性指标任务我们必须完成。随着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已经达成共识。通过加强水环境治理为主的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以节能减排为目标,推进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建设光伏发电、使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生态美丽海宁。

三、2013年政府投资项目安排建议

2013年,我市将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加大城市有机更新、平原绿化、生态环境、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安排政府投资项目总计367项,总投资规模478.87亿元,2013年计划完成投资147.02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计划征收补偿金额59.28亿元,两新工程计划完成投资7.41亿元),剔除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及两新工程后完成投资80.32亿元,比2012年增长27%。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