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芳、王维莎、汪莉薇委员: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211号提案《关于开展“硖川新十景”评选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志摩故里·硖石有序开放,以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为核心的“一廊一城一带”的文旅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完善,伴随着景区内越来越多新景观、新面貌的出现,传统的“硖川十二景”和“续硖川十二景”已无法覆盖今日的硖川胜景,开展新景评选,更好展现硖石新面貌的重要性正越来越凸显。
一、开展新景评选,打造城市文旅新名片
与传媒中心合作,5月下旬已启动“硖川新十景”评选,将通过发布征集通告、收集投稿、组织专家评审、群众投票、正式颁布命名、宣传推广等程序,力求通过对志摩故里·硖石的地理、名胜、典故等进行梳理,对区域内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进行高度凝练,更好集中呈现近年来志摩故里·硖石的新变化新成就。目前志摩故里·硖石总规划面积约3.0平方公里,东至长山河,南至塘南路,西至海昌路,北至桃园路、西山路(含市博物馆)。其核心区涵盖了中心城区中的“一岛三街区”,即康桥1924文创园(原中丝三厂)、南关厢、干河街和横头街。依托市文化专家智囊团,在志摩故里·硖石项目建设中保护和传承历史肌理和文脉,把在地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如慢行廊道项目护栏板雕刻有传统“硖川二十景”介绍、海宁非遗皮影介绍等。增设关厢红墙、中丝三厂历史年轮、干河街时光弄堂等小品景观。“硖川新十景”的评选将成为海宁提升城市人文品质的新名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抓手。
二、加强旧景保护,凸显文旅特色
志摩故里·硖石“一岛三街区”建成以来,始终坚持“洋气、文气、烟火气”的差异化定位发展,通过中丝三厂“一场秀”、横头街“一台戏”、干河街“一部剧”、南关厢“一盏灯”场景布局,力求塑造自身特色增强辨识度,避免同质化。传统的“硖川十二景”和“续硖川十二景”也是志摩故里·硖石特色的一部分,近年来我们积极关注历史城区保护发展,结合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工作,申报创建“志摩故里·硖石传统风貌样板区”,并在2023年创成省级“新时代富春山居图样板区”,获高度认可。在风貌样板区建设过程中,重点修缮历史建筑和老硖石标志性建筑,贯通“一岛三街区”打造共富风貌游线,充分展示硖石“两山夹一水”的历史城址风貌、志摩文化IP等特色。下一步文物及住建等相关部门也将继续保护好现存文化景观存量,待“硖川新十景”的评选结果出炉后,同步积极助力做好文化景观的增量,全面展现志摩故里·硖石新面貌。
三、聚焦传播推广,做好宣传推介文章
积极融入长三角文化和旅游一体化,针对长三角、华东等短线客源市场,珠三角等长线客源市场,量身定做、精准推出专门营销活动,组织旅行社、酒店等赴周边上海、杭州、苏州、宁波等重要城市进行专题宣传推介,展现志摩故里·硖石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形象。同时充分发挥借助影视剧“繁花”有效营销,“流量”变“留量”的经验做法,进一步用好网红、名人、热点爆点资源,重视线上媒体、OTA的推广合作,正面系统宣传志摩故里·硖石及“硖川新十景”。围绕塑造景区“国际化、时尚化、文艺化”整体形象,从商业、人文、地理等多个角度,继续借助主流媒体,以及运用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宣传,扩大覆盖面,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专栏主题报道持续为项目造势,掀起志摩故里宣传热潮。聚焦“网红”推介,根据定位和目标客群,选择与景区形象相符合的网络达人、文旅体验官,制定合理的传播计划,通过网络达人的社交媒体和视角,扩大志摩故里·硖石知名度和曝光度,形成口碑效应。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你们今后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殳浩,联系电话:135****1118)
海宁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