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海宁市人力社保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上级人力社保部门的指导下,聚焦稳就业、引人才、强保障、促和谐、优服务等核心业务,以“走前列、当标兵”的姿态,突出民生保障部门特色,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展现海宁人社担当。 一、2024年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2024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1419人,开发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1297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45人,保持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新落地高层次人才项目22个。新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2家、省级站2家,新引进大学生20329名,其中硕博人才1116名,博士(后)207人。引育技能人才2080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003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净增225人,基本养老保险保障水平超13%。开展机械制造和工程建设领域工伤预防宣传和培训9次,培训人数1100人次。持续深化根治欠薪工作,劳动人事争议无讼指数96.9。 二、2024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紧盯“乐业在潮城”稳就业。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突出重点群体就业。创新探索“智慧就业码”“智慧求职机”“直播带岗”等数字赋能模式,相关做法入镜央视《新闻联播》。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员41419人,开发高校毕业生见习岗位1297个,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745人。 (二)紧盯“智汇在潮城”引人才。持续擦亮“海纳英才·与宁同行”大学生招引品牌,召开第二届“海宁工匠日”暨市域技能型社会建设推进会,深化“四方联动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强化激励导向,加强事业单位人才干部队伍建设。创新“潮乡特支人才”实用型人才评价机制,相关做法荣获浙江省人才工作创新案例(2024)最佳案例奖。举办第十二届“潮起东方•赢在海宁”创业大赛。全年新落地高层次人才项目22个,新设立国家级、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各2家,新引进大学生20329名,其中硕博人才1116名(博士(后)人才207名)。引育技能人才20804人,其中高技能人才5003人。 (三)紧盯“颐养在潮城”强保障。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标扩面,全年净增参保1515人。通过人社五彩微课、三员两群等方式,做好延迟退休政策解读。开展数据维护治理工作,建立内控稽核联动机制,并成功申报省厅创改开试点项目。多方协同开展“三进三讲”工作,增强职工工伤预防意识。 (四)紧盯“安薪在潮城”促和谐。开展“开工第一课”系列活动,引入“小微企业劳动关系事务托管”服务,并入选2024年全省人社领域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第三批“最佳项目”。稳步推进仲裁力量建设和欠薪线索处置,全年联动化处部省等各类平台欠薪线索约10752件,安薪指数96.6、无讼指数96.9。 (五)紧盯“优享在潮城”提服务。依托产业人才学院为企业精准输送人才。发布“10优享”人才礼遇,围绕人才住宿出行、子女入学、医疗保障、休闲文旅等“关键小事”,为各类人才送上暖心“礼包”。持续加大第三代社保卡宣传推广,深挖文化共富、老年食堂等社保+应用场景。外国人工作许可证和社会保障卡融合集成改革成果发布暨全国首张集成卡发放仪式在海宁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