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回首2024,海宁教育紧紧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资源供给,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所所新校竣工投用、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一批批优秀师生尽绽芳华……“潮城优学”教育品牌的辨识度显示度不断提升。 一、“两县”创建成效突出 成功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通过国家评估,入选浙江省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 二、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进入A等 近期,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结果出炉,我市获最高等级A等。我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普高教育优质特色、职业教育优质融合。 三、发布“潮城优学”教育品牌 全市教育发展大会暨第四十个教师节庆祝大会隆重举行,会上发布“潮城优学”教育品牌,出台普高优质特色发展、教育高层次人才引育、尊师重教3个配套文件,部署下阶段教育改革发展任务。 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全面落实 17个党组织完成书记、校长分设,39个党支部全部配备专职副书记,实现干部配备率、机制运行到位率、制度建设覆盖率“三个100%”。 五、基层党建强基提能 市教育局承办了“红暖潮城 育苗优学”海宁市“红立方”党员志愿服务“大巴士”活动,发布“潮城优学”党建品牌。实施“书记领办”项目68个,项目化攻坚教育重点难点,获海宁市机关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办项目展示交流活动一等奖。 六、教育综合改革阔步向前 深化教共体(集团化)办学,新增教育集团2个,总量达到10个,实现义务段教共体全覆盖。教学改革、评价改革持续深化,袁花小学教育集团谈桥小学入选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校,并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七、优质教育持续扩容 优化教育资源,南苑中学初高中分设,设立南苑高级中学,海宁市第二高级中学更名为静安高级中学。江南小学、静安初中、志摩小学、静安高级中学、南苑高级中学5所新校启用,长安初中改扩建、祝场小学改扩建新项目开工建设。 八、名师队伍不断壮大 推进教师分层分类培养体系,名师高端班、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坊常态化开展教育人才定向培养。我市新增正高级讲师1人、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人选5人、嘉兴市级名优13人、海宁市级名优344人。 九、招生工作平稳有序 深化阳光招生、长幼随学,共招收一年级新生9475人、七年级9346人,高层次人才子女100%城区就学、企业骨干子女100%区域学校就学、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提供学位,义务段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5.69%。 十、民生实事圆满完成 开展义务段学生膳食提升项目,推进学校食堂软硬件双提升,全市义务段学生每餐基础菜品从原本2个菜提升至荤素搭配不少于3个,8所学校试点选餐制,成功建设省级示范性食堂15所,嘉兴市“学生满意食堂”16所。10所小学开展“午休躺睡”试点,改造高中学生宿舍226间,59所学校体育场地免费向社会开放,课后服务学生参与率达99.81%。 十一、职业教育赋能区域产业发展 推进区域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海职高与省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共同开设下沉式专业2个。深化产教融合,成立智慧康养护理产业学院,新增订单班7个、订单培养250人。实施“学历+技能”双提升行动,完成成人学历提升7100余人,开展职业教育培训1.6万人次。 十二、 教育合作纵深推进 深化绿城育华教育集团托管安澜学校,项目化推进5所浙师大、杭师大附属学校教学提质、教师成长。全市中小学与长三角优质学校结对全覆盖,海高与镇海中学、王国维初级中学教育集团和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实验小学和杭州市钱学森学校合作签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