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长安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2025-02-21 08:31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长安镇中心小学法定代表人朱伟益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景华路1号
开办资金(万元)1038.0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896.36期末数(万元)821.44
宗旨和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4711017729举办单位海宁市教育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我单位在海宁市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有关情况具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学校章程经过全体教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确保了职工民主参与的机制。学校依据章程修订和完善了相关的规章制度,本单位教职员工积极遵守和执行,在学校管理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为确保章程的有效性,定期评估修订章程,及时反馈,保证了章程的落实与实施。2.开展的业务活动(1)强团队建设,引领学校发展加强党建筑基。2024年,学校党支部按教育局下发的学校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要求,全面调整学校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健全党组织工作制度。强化管理队伍建设。学校非常重视管理队伍的作风建设,利用各种机会,如每周一次的行政会、每月的教师大学习、外出杭州,绍兴等地学习、杭州夏衍小学、海盐向阳小学、海州小学等联盟学校取经、跟岗等方式加强学习,分享学习体会,提升管理能力。优化层级管理机制。坚持科学管理理念,调整管理框架,优化层级管理机制,建立“全员管理”的模式。努力构建制度化考核与人性化管理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实施“绩效平时考核”,积极调动全体教师的履职积极性、创造性,努力追求管理以人为本、为师生发展服务的境界,更好地发挥管理的效益,全面提升办学品位。(2)创优势亮点,展现学生个性课程设置,科学多样。我校严格执行长安镇中心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表。一是按照课程设置开齐开足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教师严格按日课表执行,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基础性课程的学习权利,特别是音乐、美术和体育学科,做到不占课,保证学生的学习权利。体育室内课要按照教学建议进行有效的教学组织。二是我校扎实做好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在注重学科渗透的基础上,完善了学校的社团群,学生自主选课,走班上课,并且课程设置科学多样。修身德育,品质打造。学校坚持“修身德育3.0”行动计划,力求将学校的系列德育活动建立在学生生活的土壤之上,通过德育活动中学生学习共同体;道德发展共同体的建立,让学生得到道德情感滋养,提升道德认识,改变道德言行。学校同时重视对心理高危学生的追踪辅导学校重视心育教育,认真做好筛查工作,和家长及时做好沟通交流;将润心学堂延伸到校外,为更多的亲子沟通助力;每月开展团辅活动,为有需要的孩子排忧解难;并且继续与东方学院合作,拓展了更丰富的活动形式,流程更标准化,和心困生一对一交流辅导等。(3)铸品牌特色,发扬师生风貌学生发展,个性全面。我们坚持以德立校,牢固树立“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的理念,探索校本德育,着力推动德育生活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教师水平,稳步提高。一是借着“品质学校”创建的东风,全面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维护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积极实施“减负”工作的各项规定。二是抓好教学的“五环节”:抓实备课、抓活课堂、抓精作业、抓勤辅导、抓好评价。三是注重研究实效,以校本培训项目为抓手,开展“育兰”工程及青年教师常规调研、同课异构教学评赛、大教研组教研课等活动,不断增强教研、科研、师训工作的三位一体化,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的研究层次和成果质量。(4)重优化联动,保障学校安全优化资源促保障。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新机制政策。在全力打造节约型校园的同时确保相关经费的投入,切实做好日常养护、维修工作,为整个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开展提供保障。防治联动筑安全。我们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内部安全管理,完善、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积极学习、贯彻上级各项安全工作文件精神,校长室对安全工作做到“逢会必讲,警钟常鸣”;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以班主任为主要责任人,以落实“每天一分钟安全教育”制度为抓手,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围绕“交通安全”、“预防溺水”、“防诈骗”、“防火反邪”等内容开展专项教育,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得到切实增强;重视日常安全检查,尤其是重视学校食堂膳食管理,定期召开食堂管理工作会议,严把质量关口。3.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2024年本校正常毕业生306人,一年级新生259人,截至年底在册学生1580人。学校获评海宁市5A级平安校园、义务教育共同体工作绩效考核优秀、海宁市小学学科教学质量一等奖、海宁市小学六年级学科素养二等奖、海宁市第三十九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荣获优秀组织奖等40余项。获2024年嘉兴市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篮球小学组比赛女子甲组第五名、浙江省第十届中小学生乒乓球联赛海宁市级赛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六名、浙江省第十届中小学生游泳联赛海宁市级赛小学组团体总分第六名、海宁市第一届“联盟杯”青少年校园篮球联赛小学女子组一等奖、海宁市第五届“联盟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甲组一等奖等市级荣誉20余项。79人次的教师在海宁市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31人次的教师在海宁市级开课或经验交流,20人次的教师获海宁市及以上荣誉称号,4人次的教师在海宁市及以上课题立项,6人次的教师在海宁市及以上课题结题;8人次的教师在海宁市及以上课题成果评比中获奖。35人次的学生在嘉兴市级及以上各类比赛中获奖,149人次的学生在海宁市级及以上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31人次作品在海宁市级及以上发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管理创新意识与能力欠缺,学校发展新通道、新载体拓宽不足,长小教育品牌竞力不强。2.名优教师培育不力,各类专业竞赛的竞争水平不够高。3.学校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进展不大,核心文化理念与校本课程融合性探索水平不高;学生个性化成长路径不够丰富,特色品牌优势不够强大。
四、下一步打算1.根据“品质校园”创建三年行动方案,推进规范办学进程,积极做好教育局、长安镇的参谋,秋季完成镇东校区的撤并。2.坚持学校内涵发展,加强依法治校,创建清廉学校,着力推进“修远”文化的深耕建设,环境雅致,师生校园工作生活满意度有提升。3.坚持教师专业发展,以双减为契机,以项目化为契入点,以教科研为主通道,以育兰工程为主载体,激活教师主动和谐发展的内驱力;大力建设高素质、有风格、肯奉献、敢创造的教师队伍。4.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全力培养“上善弘毅,行健敢为”高素质人才;全力打造长小德育特色品牌,拓宽德育校本课程开发路径,不断丰富“修”字类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力争获评市级十佳德育品牌。5.坚持质量均衡发展,牢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因材施教;在狠抓常规的过程中培育优秀的学习品质,提升学科教学质量,促进班与班、学科与学科、校区与校区间的均衡发展。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