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10/2025-91910 发文机关:市司法局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3-31 11:43
责任部门:市司法局 责任科室:政务法务与执法监督科
所属栏目:公告公示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司法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市司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司法行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全面统筹推进全市法治政府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上一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有关情况

(一)常态化开展学法用法,树牢法治观念局主要负责人高度重视学法工作,推动形成良好学法氛围,今年共开展局班子集体学习18次,内容覆盖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等内容。服务市政府常务会议学法10次,局主要负责人主讲新修订《行政复议法》1次,为第20期中青班主讲习近平法治思想1场,认真履行市普法办主任职责,制定出台2024年度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

(二)积极履行法制机构职责,服务法治建设研究部署依法行政工作12次,包括重大行政决策、公职律师统筹履职改革等内容。服务保障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局主要负责人代表市委依法治市办汇报法治海宁建设情况,制定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工作方案,出台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等2个文件。

(三)协助重大攻坚项目,加强法治保障。组建法制保障组助力全市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补短攻坚行动,梳理法律法规汇编224项。推动出台《关于公安和消防部门办理消防类行政拘留处罚案件工作指引》等机制文件2个,出具法律意见5件。

二、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规范履行法定职责。对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开展执法(联合)检查共10次,无行政处罚。办理行政给付5次共366.244万元,均按期发放。受办法律援助2061件,依法提供认罪认罚案件法律帮助1213起。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72件,办结330件,其中纠错6件,调解成功撤回139件。列管社区矫正对象1110人,无脱管漏管。人民调解组织调处矛盾纠纷13632起,各行政调解主体调处纠纷12353起。

(二)严格落实行业监管。严格依照律师、公证行业“双随机一公开”流程,规范开展法律服务行业日常监管和投诉举报处理。年共收到对律师投诉4件,均已办结。未涉及第三方辅助开展。

(三)加强复议主渠道建设。新收行政复议案件391件,同比增长67.81%,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凸显。结案358件,调解152件,调解解率42.46%。强化行政复议层级监督职能发挥,制发行政复议意见书4份。

(四)服务保障重大决策。编制2024年度市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目录,推动5个重大事项的法治化管理。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等合法性审查230余件,提出法律意见300余条,服务保障市政府常务会议18次。做好本局年度重大行政决策《海宁市法治审查员培育机制实施方案》实施,并向社会公示。

(五)协同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开展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整治情况专项监督2次,组织“大综合一体化”案卷评查,抽查19个部门和12个镇(街道)案卷共155件,筛选汇编“大综合一体化”镇(街道)赋权事项指导典型案例193项。

(六)健全商事纠纷非诉化解机制。指导成立宁和、泰杭调解中心,嘉兴仲裁委海宁分会实现实体化运作。牵头打造涉企法治服务板块,在3个工业区成立服务站点,市、镇“1+12”服务全覆盖。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共同做好第一批国家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规范化建设试点,指导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快维中心行政调解工作室运作。

(七)构建追潮赶海涉外服务体系。与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合作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创新培养基地。协同开展虹桥国际中央法务区共建。引入涉外领域专长的浙江泰杭律师事务所设立海宁分所。成立涉外法律服务站,靠前为企业提供服务。

(八)持续推进数字法治。数智行政调解数字应用完成履约验收,并入选“省数字法治一本账S4”,实现与浙里调解(人民调解)、信访民呼我为等应用贯通。遗产继承一件事(公证+遗产继承)数字应用新实现总对总平台与联办平台的业务双向贯通,并为实现跨户籍地线下通办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应用已在嘉兴、湖州、舟山、宁波四地全域及台州市本级、建德、江山等地推广贯通。今年共完成遗产查询处置3835件,涉平台办理继承公证680件。

(九)强化普法责任制落实。召开普法守法协调小组会议,印发《2024年度法治宣传教育责任清单》及评估方案,组织多方开展履职评议并运用结果。法治微电影公益展播、与人大共建的“法治联盟”、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星火工程、嘉兴首个企业法务联盟等特色项目均取得较好进展。

(十)夯实基层法治队伍建设。12个镇(街道)专职法治员已完成配备,持续开展初任实岗轮训。镇(街道)合法性审查中心实现全覆盖,市、镇(街道)两级合法性审查中心实质化运作,2024年各镇(街道)共开展合法性审查2533件。

三、上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行政复议收案数同比增长60%,职业打假、信访转复议等案件占比高,调解难度大。

(二)社区矫正监管压力持续升高,较去年同期增加约30%,其中外来人口占比超50%

(三)涉外法律服务供给不足,涉外法律服务人才培养、引进成效还不明显,平台机制作用还不健全,距离企业需求还有差距。

(四)调解队伍存在镇街调解主力年龄偏大、青年调解员配备不足、村社调解员调解能力不强等结构性问题。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上奋楫争先。深化重大行政决策源头治理,推动镇街合法性审查约束配套机制建立。持续推进公职律师统筹履职改革。完善综合督一次监督模式,以挂牌成立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办公室为契机,助推三相一就统筹行政执法检查工作,着力破解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等执法扰企现象。

(二)在构建非诉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上担当作为。进一步完善纠纷流转、人才培育、考核保障机制,优化调解队伍结构。优化商事纠纷市场化解纷模式,完善宁和、泰杭两家调解中心建设,推动商事调解、仲裁、公证等非诉机制进一步挺在商事领域矛盾纠纷化解的前线。

(三)在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上实干笃行。以刑罚执行一体化改革省级试点为契机,对接省长湖监狱建立社会帮教向监狱延伸、监狱教育向社会延伸的双延伸机制。与市委政法委等联合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地方性技术规范制定。

(四)在推进普法依法治理上砥砺奋进。完成八五普法规划收官。持续落实普法责任制,全面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法规宣传活动。深化未成年人保护法治保障,持续做好法护雏鹰”“法援护苗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