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各单位: 《海宁市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年10月27日 海宁市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 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强省”建设、“枢纽嘉兴”大会战等工作要求,加快打造“长三角核心区交通节点城市、杭州都市圈同城化样板区”,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推进高水平交通强省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高水平现代化交通体系打造枢纽嘉兴的实施意见》等有关精神,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交通强省、高水平交通强市等战略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交通强市”“枢纽嘉兴”等建设工作,以“干最好、争第一、当标杆”为标准,勇当“重要窗口”的“先行官”,抓住机遇谋划重大项目前期和储备,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大交通投资力度,充分发挥交通先行引领作用,全面推进市域“九大工程”建设,为海宁市打造成为“长三角核心区交通节点城市、杭州都市圈同城化样板区”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 聚焦“融杭接沪、通江达海”总体目标,以“西融、南跨、北连、东接、内畅”为五大推进方向,以“九大工程”为重要抓手,谋划和推进56个重大交通项目,初步构建区域通达、综合立体的现代交通体系,依托高铁、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快速公路等,强化海宁与长三角主要城市黄金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海宁与周边城(镇)市“345”通勤交通圈(30分钟至市内各镇、40分钟至嘉兴各县市、50分钟至杭州、上海)。 2020年至2025年,以“交通强市”和“枢纽嘉兴”为主要工作方向,到2022年,实现交通投资180亿,到2025年,力争达到470亿投资规模,全面推进综合交通发展,进一步确立海宁交通高水平发展地位。 三、重点任务 贯彻落实交通强省战略要求,高起点谋好谋实“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细化和落实海宁市在综合交通运输领域的部署,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社会资本投向,确保老项目如期完工,新项目提早谋划、加快推动,以“九大工程”为主要任务,力争3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十四五”末取得相对完善的系统性成果,为交通强市、交通强省建设作出有力贡献。 (一)轨道上的海宁工程,布局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 规划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郊铁路、货运铁路构成的四层(铁路)轨道交通网络,积极强化“西融杭州、东接上海”的能力,拉近与国家城市群主要城市和重要国际枢纽的时空联系。建成杭海城际铁路,开工建设铁路杭州萧山机场站枢纽及接线工程、杭州下沙至长安城际铁路,力争杭海城际铁路西延纳入杭州市轨道交通第四期建设规划,争取沪杭城际铁路海宁方案。到2025年,新开工铁路(轨道)30公里,全市铁路(轨道)建成总里程达110公里。〔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杭海城际铁路指挥部,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属地镇(街道)〕 (二)高速联络提升工程,完善高效通达的高速公路网。 构建互联互通的对外交通网,谋划“三横四纵十六互通”高速公路体系布局,承担高速过境交通和出入市域的快速客货运输。建成沪杭高速公路许村段改建工程、钱江通道北接线工程、盐官互通改建工程、尖山互通改建工程、杭浦高速胡家兜互通及连接线改造工程,开工建设海宁至桐乡高速联络线,加快推进江东三路过江通道项目。到2022年,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约20公里,新改建高速互通4个。到2025年,全市高速公路总里程达140公里。〔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投集团、属地镇(街道)〕 (三)干线路网快速工程,建成与高速公路、铁路、城际轨道一体化衔接的快速路网。 布局快速路、重要城镇道路等多层次的干线路网体系。谋划市域“两横三纵”快速路网以及市区外围“两环四联”快速路网,承担中心城区、重要功能组团、重点乡镇与景区、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等主要功能节点相互间及对外的快速交通联系。建成G524(湖盐公路至海盐交界)快速路、硖许公路(塘许线到临平大道)高架快速路、G525长安段高架快速路、S211(桐九公路)准快速路、海宁大道快速路(江南大道-西山路)、江南大道快速路(海宁大道-硖石互通)、观潮站至盐官度假区快速路,开工建设海宁至桐乡高铁站快速路(硖崇公路)、江南大道支线快速路(两高联络线-海涛路)。到2022年,新建快速路约25公里。到2025年,全市快速路总里程达60公里。〔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属地镇(街道)〕 (四)货运干线通道工程,打造货运公路安全畅通体系。 为实现合理的客货运输体系分流,促进交通运输的畅通安全,谋划“一横三纵”货运干线通道网布局。建成G525国道海宁段改建工程(四改六)、疏港公路秀洲至仙居公路海宁尖山段工程(S207)、西部货运通道,加快推进杭州中环项目。到2022年,新改建里程约60公里。到2025年,全市货运公路总里程达公里120公里。〔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投集团、属地镇(街道)〕 (五)交通枢纽强化工程,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体系。 立足轨道枢纽构建功能城市核心,倡导TOD模式开发,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的门户枢纽,形成高效一体、集约综合、绿色智慧的枢纽体系。实现枢纽综合化、枢纽互联化、枢纽一体化、枢纽特色化、枢纽未来化。围绕高铁西站、火车站、观潮站及杭海城际铁路沿线各站点,依托建设项目,推进“五站十节点”交通枢纽体系布局。到2022年,建成海宁高铁西站、杭海城际铁路皮革城站2个综合交通枢纽以及杭海城际铁路沿线10个站点,推动火车站交通枢纽提升改造。到2025年,全市综合交通枢纽达5个。〔牵头单位:市发改局、杭海城际铁路指挥部,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属地镇(街道)〕 (六)内河水运振兴工程,推进骨干航道联网升级。 构建“两横两纵一连”骨干航道、“五区十四码头”的水运体系以优化航道布局,加快水路运输建设;大力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实现内河水运经济协同发展、转型升级。建成京杭运河二通道海宁段、六平申线航道提升改造、海昌作业区、星光作业区、许村作业区。到2022年,新改建航道里程约12公里,新建综合作业区1个。到2025年,全市高等级航道总里程达30公里,综合作业区5个。〔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京杭运河二通道指挥部,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投集团、属地镇(街道)〕 (七)城镇道路完善工程,有效推进城市治堵。 进一步完善重要功能组团、重点乡镇内部道路,织密城市通勤路网,提升道路服务水平,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建成文苑路(丰收路至525国道)、碧云路(江南大道至丰收路)、长周路(环镇东路至周王庙界)、光耀路(千竹桥港至鹤塘桥路)、春澜路改造工程(525国道至翁金线)、杭州湾轨道小镇道路接驳项目、康湖新城配套道路、市区道路白改黑工程、金三角区块道路、文宗路北延(西山路至由拳路)、长安路西延。到2022年,新改建里程约30公里。到2025年,形成功能明确、等级合理、衔接顺畅的城镇交通路网体系。〔牵头单位:市住建局、市治堵办,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属地镇(街道)〕 (八)“四好农村路”工程,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 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着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打造“快进慢游”通景公路体系,促进“交通+旅游”融合发展。实施全市农村道路舒适化、标准化、畅通化、智慧化提档升级,全面提高农村公路通畅水平,推动旅游景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园区等节点无缝连接,实现农村公路品质明显提升、城乡物流配送协调发展。到2022年,县道提升改造与大中修75公里,乡村公路提升改造与大中修200公里,通组道路提升改造200公里。到2025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300公里,通组道路提升改造500公里。〔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属地镇(街道)〕 (九)公交服务提升工程,实施“浙里畅行”品牌行动。 结合杭海城际铁路,开展全域公交优化调整,实施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构建组团内部公交网络,推动新型公交模式的发展,探索多元保障模式。推出“城铁公交”,推动公交网络在时间、空间上全面衔接杭海城铁。实现沿线乡镇“城铁公交村村通”,镇村公交高峰班次间隔不超过30分钟。打造“便民公交、惠民公交、绿色公交、智慧公交、文明公交”,提升城乡居民公交服务获得感。到2022年,公交提升工程实现“十百千”发展目标。完成10个公交场站建设;三年累计更新新能源公交车辆不少于100辆,全域公交线路总量不少于100条,社区巴士(微公交)保有量不少于100辆,公共自行车无桩站点不少于300个;提升改造公交点位不少于1000个,新投放(改造)无桩自行车不少于5000辆。到2025年,形成以轨道交通为主、公交巴士为辅的功能完善、层次合理、出行便捷、绿色低碳的公共交通体系。〔牵头单位:市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投集团、属地镇(街道)、杭海城际铁路指挥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海宁市交通强市建设指挥部,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总指挥,常务副市长任副总指挥,分管交通建设副市长为副指挥,加强统筹谋划和综合协调。市发改局、市交通运输局加强跟踪分析和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加快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明确责任分工。市发改局牵头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推进综合交通项目,市住建局牵头推进城镇交通项目,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城投集团、市交投集团及项目属地政府等单位按照分工做好相关工作。对于重点项目,制定工作计划,细化年度目标,明确任务节点和各层级责任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行挂图作战、节点管控和清单管理,建立健全重大项目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进度清单以及问题销号机制。 (三)强化要素保障。加强项目用地统筹保障,按照“最多跑一次”改革要求及时审查审批,支持实施分段报批和先行用地报批。积极对接国家、省级规划和专项政策支持,争取用地指标。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拓宽投融资渠道,探索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挥国有交通投资企业的主力军作用。积极争取中央专项债、车购税等资金支持项目建设。探索重大项目捆绑土地、旅游等资源综合开发,提升项目自身造血能力。项目属地要做好政策处理、征地拆迁等前期工作。 附件:1.海宁市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计划项目清单 2.海宁市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计划作战图 |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