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001008004003053/2022-68637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发文字号:
-
-
成文日期:
2022-05-30
-
发文机关:
海宁市盐官镇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2022-05-30
-
体裁分类:
其他
-
主题分类:
其他
“看一看、有好处”典型案例2022年第3期
时间:2022-05-30
10:18
来源:盐官镇
浏览次数:
百余亩耕地变成渣土堆 萧山区纪委监委问责9名干部 来源:清廉浙江 昔日渣土堆,今朝换新颜。近日,在杭州市萧山区新塘街道涝湖村,曾经覆盖渣土的耕地开始长出青苗。此前,徐某某等人因非法占用农用地罪等罪被萧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由于耕地保护不力问题,新塘街道9名党员干部被问责。 2019年10月,萧山区纪委监委收到区公安分局来函,协商介入该案的调查工作。多年来,徐某某等人在涝湖村有组织地实施非法占用农用地等违法犯罪活动。经初步鉴定,约有百余亩耕地遭到了破坏。 为何耕地被非法占用的现象会长期存在?是哪一环的监管出了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萧山区纪委监委立即启动“室组地”联动机制,会同派驻区公安分局纪检监察组、新塘街道纪工委,成立联合调查组,深入开展“一案三查”。 “当年硬气一点,这么好的耕地也不至于被糟蹋了!”一说起徐某某,一位年长的村民就上了火气。 起初,徐某某以租用的名义在涝湖村幼儿园、文化中心东面的耕地倾倒渣土、碎石块。然而,当时的村委会却没能有力回应。 “他在村里还是很有‘实力’的。我不想得罪,以村委会的名义发了一张告知单后,就不吭气了。”最早发现问题的时任村党委书记高某某惭愧地说。后来接任的陈某东也坦言,时有听说徐某某半夜偷倒建筑垃圾的事,“但大家都不吭声,我也就装作不知道。” 此后,徐某某通过非法手段占用多块土地,并靠倾倒淤泥、渣土、建筑垃圾以及平整出租等形式牟利,其行为依旧没有得到有效的约束、制止。 村干部的消极监管,助长了徐某某的气焰,还造成了“破窗效应”,个别村民也加入倾倒生活垃圾的行列。 对此,时任村委会主任陈某军后悔不已:“当时没这个意识,不知道倒点淤泥会造成这么大的后果。” 区纪委监委第一纪检监察室主任陈天指出:“村委会的不作为,导致徐某某屡次在整改中蒙混过关。新塘街道等职能部门监管失位,小问题终成大祸患。” 2021年11月,高某某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影响期两年),陈某军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陈某东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另有新塘街道6名相关负责人受到批评教育至诫勉不等的组织处理。区纪委监委后续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督促完善村级监管,并实时跟进渣土清理和复耕进度。截至目前,复耕工作已基本完成。 【执纪者说】 萧山区纪委常委傅立国: 耕地保护问题容不得半点闪失。在这起案件中,相关村干部作为掌握第一手实情的监管者,对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监督不到位、处置不及时,听之任之,可谓教训深刻。基层党委只有把责任心和责任制统一起来,把履责和问责结合起来,才能确立良性的责任导向。各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充分发挥监督职能,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切实为端牢中国饭碗、兜好民生底线提供坚强保障。 改小8岁“60后”变“70后”?年龄岂容造假!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四川唐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原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黄桢富“欺瞒组织,篡改个人档案资料”,将年龄改小8岁;原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长期对组织隐瞒真实年龄”;湖南省长沙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陈泽珲“通过年龄造假为本人谋取任职方面的利益”……一段时间以来,纪检监察机关通报典型案例,点明年龄造假违规违纪具体情形,释放严明组织纪律、纠治年龄造假的鲜明信号。 两次提供虚假信息修改年龄,他使自己整整小了8岁 2020年12月,万本太被开除党籍,通报指其“长期对组织隐瞒真实年龄”。 记者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生态环境部纪检监察组了解到,万本太实际出生时间是1954年2月,为在职务晋升中获得年龄优势,长期将出生日期填报为1955年2月。在历次干部提任及退休等重要节点,万本太一直隐瞒真实年龄,未如实向组织报告。 在年龄大小方面动歪脑筋的,还有黄桢富。2022年4月,四川省纪委监委公布黄桢富违纪违法案剖析,其年龄造假问题浮出水面。 经查,上世纪80年代,在首次居民身份证编码登记时,黄桢富提供虚假信息,将出生日期由1965年6月登记为1969年6月,将姓名由黄开福改为黄祯富。2007年,为谋求职务升迁的“年龄优势”,黄桢富利用职务便利和影响力,通过提供虚假出生日期证明,申请变更出生日期,经县公安局、竹园派出所相关负责人签字同意后,将出生日期变更为1973年6月,将姓名更改为现用名黄桢富。同年,黄桢富又请托熟人,将其人事档案资料中的出生日期由1969年6月篡改为1973年6月。经两次修改,黄桢富整整小了8岁。2014年,全县选聘国有企业董事长,黄桢富如愿满足选聘资格(年龄45岁以下,即1969年3月1日以后出生),当选唐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四川省纪委监委公布黄桢富违纪违法案后,青川县纪委监委紧盯“一把手”等关键少数,聚焦“三龄两历一身份”,对全县干部档案开展筛查。图为该县纪委监委牵头对全县干部廉政档案进行专项清理。卢科帆
摄 黄桢富为了个人利益不惜欺骗组织,这样的“造假者”走上领导岗位后,又岂能挡得住各种“糖衣炮弹”和“围猎”?自2009年起,黄桢富就开始在工程建设、资金拨付等方面为他人提供帮助,谋取私利,先后收受现金20余万元。就任唐家河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后,他收受贿赂更加肆无忌惮。 2021年3月,黄桢富接受审查调查,此后被“双开”,因犯受贿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2年9个月,并处罚金30万元。为黄桢富提供帮助的公安干警、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受到相应处理。 年龄造假通常发生在违纪违法干部从政早期,基层往往是高发地带 除了希望改小年龄延长政治生命外,还有少数党员干部改大年龄获取有利条件。2015年3月,黑龙江省查处双城市招商局副局长孟德勇档案造假案:1996年11月报名镇政府公务员时,年龄未满18周岁的孟德勇,为满足报考条件将年龄改大3岁,并伪造大专班学历。 年龄造假通常发生在违纪违法干部从政早期,基层往往是高发地带。海南省白沙县委原常委、副县长邢诒仪,于2004年当上文昌市东阁镇美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考虑到今后想要有更大发展,须对自己进行全面“改造”,邢诒仪开始了一系列疯狂“包装”。为在选拔乡镇干部时获得优势,他指使下属出具假证明,把出生日期从1966年1月篡改为1970年11月,一下子“年轻了”近5岁。 个别地方对干部档案监管重视不够,干部档案管理和审核手段落后,为年龄造假提供了“便利条件”。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沙田镇教委办原教学辅导员、镇团委原副书记孙文宾,利用其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职务便利,趁午休时间无人在场的空隙,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涂改多达25处,修改年龄时间10处,涂改学历及社会经历时间14处。 个别领导干部不只篡改年龄,还存在“身份克隆”“学历整容”等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原林业厅林业社会保险事业中心副主任柳铁建,早年曾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后为谋求到外地发展,伙同他人伪造学历、工作经历、入党材料等一整套虚假干部档案,并将出生日期从1970年7月改为1976年7月,职级由副科级改为正处级,将妻子儿子姓名、年龄、工作和单位等也进行了篡改。 个别年龄造假事件背后,浮现出“权力干预”“监管乏力”等问题。江西省鹰潭团市委原书记徐楷,不仅年龄造假、入团志愿书造假,还伪造了8年8岗位历练的工作履历,在对其查处时就发现其岳父、江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许爱民违规插手干预的问题。 明确制度红线,严格档案审核,加强监督检查,斩断年龄造假链条 对于热衷“造假骗官”者来说,岗位并非为人民服务的平台,而是进一步升迁的“跳板”,其提拔速度越快,越是党和人民之祸。必须扎紧“篱笆”、筑牢“堤坝”,下大气力加以纠治。 用严格制度和严明纪律规范档案“建、管、用”各个环节。《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条例》明确严明“建”的职责,确保归档材料真实准确;严肃“管”的纪律,对档案接收、保管、转递等管理环节,细化工作要求、明确制度规定、亮明红线警示;严格“用”的程序,明确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工作要求、范围和程序,全面落实中央“凡提四必”要求;严抓监督惩处,建立监督检查、责任追究制度。 坚持任前审核制度,严防不实档案蒙混过关。2016年,中组部修订印发《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守则》,进一步规范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明确“凡提四必”的要求:讨论决定前,对拟提拔或进一步使用人选的干部档案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必听、线索具体的信访举报必查,坚决防止“带病提拔”。 严格监督,让造假档案无处藏身。《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不如实填报个人档案资料”“篡改、伪造个人档案资料”,列为违反组织纪律的行为。前者强调“不如实填报”的是原始的、首次登记填报的个人档案资料;后者强调“篡改、伪造”的是现有的、已经存在的个人档案资料。 严把换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加强换届纪律风气监督 干部人事档案审核是干部选任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重在审核“三龄两历一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严、造假现象时有发生的问题,中组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集中整治档案造假问题。生态环境部深入组织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认真排查整治遗留问题和新发现问题,截至目前,共审核4055本档案。 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插上信息化翅膀,减少原始纸质档案人为改动可能。西藏自治区纪委监委制定下发《西藏自治区领导干部廉政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将廉政档案分为任免情况、人事档案情况等,实行一人一档,电子档案与文书档案同步建立、同步更新、动态管理,为及时、客观、公正评价领导干部提供支撑。 构建预警防范和常态化监督长效机制。针对案件暴露的问题,江苏省邳州市纪委监委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督促相关部门切实担起责任,对出现档案造假的,实行“一案双查”,责任倒查;贯通融合四项监督,发挥“室组地”联动监督优势,强化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日常监督检查,斩断档案造假“链条”。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纪委监委注重强化廉政档案结果运用,将廉政档案作为推荐、提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作为落实监督责任、强化监督执纪的重要抓手。图为该区纪委监委专项督查组对个人廉政档案抽查核实,着力纠治年龄造假等弄虚作假行为。 加大惩处力度,开展警示教育。四川省青川县纪委监委将黄桢富案制作成警示教育片,在国资系统巡播130余次,并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公安局、县人社局等单位,紧盯“一把手”等关键少数,聚焦“三龄两历一身份”,对全县干部人事档案开展筛查,重申“凡提必审”“凡进必审”“凡转必审”要求,防止类似案件再次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