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塘河绿道、环鹃湖绿道、东山绿道,行走在海宁的大街小巷,绿道成为市民生活的标配。按照城市慢行圈的建设目标,我市积极从顶层设计着手,不断完善区域内成环、成系统的绿道网络,目前已在城区建成156公里绿道。 
绿道体系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多户外活动空间,打造散步、骑行、郊游等休闲生活方式。环东山绿道目前已建设9.35公里,为民众提供了美丽宜人的生态环境的同时,还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引领绿色健康的生活风尚,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除了东山绿道外,硖石街道范围内,近年来还新增了环西山绿道3.14公里、环浙大-鹃湖绿道8.8公里,以及洛溪河绿道、麻泾港绿道、市河绿道、碧云路绿道、林荫大道绿道、江南大道绿道等一批城市绿道,总长度约82公里。 
“第一次来这里,绿道很多也很漂亮,在这里散散步蛮好的。”市民赵先生说道。 
我市绿道建设虽然起步晚,但建设速度很快。2012年起,我市充分利用地处江南水乡的自然禀赋,加快城市滨河绿道建设,打通滨河绿道慢行系统,串联中心城区自然、人文景观,构筑城市水网绿道体系。近年来,主城区绿道建设积极推进,已形成环东山、西山、浙大-鹃湖,沿洛塘河、洛溪河、麻泾港、长山河等为“主干”的绿道总计156公里,给海宁市民生活增添了一抹生机。 
数据显示,除了硖石街道绿道长度最长,约82公里,其次是海洲街道,主要沿海宁大道、江南大道等主要道路挖掘空间,整体绿道长度约49公里;海昌街道主要沿长山河以及大横山建设绿道,总体绿道长度约16公里,马桥街道范围内的城市绿道也有9公里左右。城市绿道已成为5分钟城市公园圈,15分钟健身圈的重要串联带。 市传媒中心记者 | 方铄 张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