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体验团”到访 市场客流涌动 各店铺销售额水涨船高…… 连日来 随着气温下降,保暖需求增加 海宁中国皮革城进入了销售旺季 

据统计,今年11月以来 市场总客流量达18.2万人 创3年以来新高 庞大客流的背后是 文旅产业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连接 更是持续升级的产品力 助推释放消费潜力,拉动消费增长 文旅产业连接消费场景 百人团、千人团周周到访 市场客流的稳步提升离不开文旅融合的全面发力。进入旺季以来,海宁中国皮革城与4小时交通圈内的优质媒体充分互动,广泛交流。一方是对文旅产品有旺盛需求的媒体IP,另一方是亟待与用户对话的消费市场,两者一拍即合,将文旅产业连接消费场景,通过人气主播带队、豪礼相送等方式精准吸引当地消费群体组成万人体验团,带动市场人气。 

10月28日,今年下半年第一个“百人团”到访海宁中国皮革城,而后的每个周末都不乏体验团来访,他们来自泰州、盐城、昆山、绍兴、台州、宁波……至今共举办了13场活动,预计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2月底。 好产品强化内生力量 化高人气为购买力 要想把高人气转化为购买力,自身产品过硬尤为关键。这要依靠多元、高品质的原料,时尚创新的设计,精益求精的生产……整条产业链环环相扣。 然而这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举。以海宁中国皮革城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为例,11月18日,2023世界服装大会在虎门召开,会上颁发了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名单(第三批)牌匾,海宁中国皮革城纺织服装创意设计园区榜上有名,全国仅9家入选。 十年磨一剑,走进如今的设计园区,72幢企业设计大楼鳞次栉比;设计师长廊特色鲜明;工业设计大厦、风尚设计中心屹立其中。目前园区入驻设计企业、机构164家,设计师超1200人,其中包括中国十佳设计师10余名,省级十佳设计师5人,省级优秀工业设计企业2户,实现工业设计服务收入3亿元,工业设计成果转化产值30亿元。 

依托“海宁设计”,海宁中国皮革城连续举办中国国际皮革裘皮时装流行趋势发布、海宁中国国际时装周,扛起时尚大旗,引领“海宁制造”趋势发展。同时,依托设计园区力量,优质的设计服务提供给海宁乃至全国的服装企业,通过设计优化产品灵魂,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海宁中国皮革城相关负责人介绍,拿今冬特别流行的中国风款式和美拉德色系来说,“海宁设计”提前布局,引领海宁服装企业开发相关产品,推出市场后,广受消费者青睐。 
主动出击 坚守品质 求新求变 打磨产品力,坚守品质,求新求变更在于千千万万的经营主体。走进位于皮革城A座的颖洲服饰品牌店,以香云纱为主料,结合刺绣、皮毛拼配的国潮原创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一家经营了十多年的企业,2019年之前一直主营传统皮衣女装。“一来这个品类的市场竞争太激烈,二来顾客的审美不断改变,2019年,我们增加几百万投入,决心开发新产品。”颖洲负责人李雪告诉发布君,香云纱用纯植物染料染色,被纺织界誉为“软黄金”,认定这款面料后,企业整条产品线改头换面,数百款国风服饰登台亮相。 
事实证明,颖洲的突破卓有成效,企业零售、批发销量逐年上升,尤其今冬,国风服饰受到广泛追捧。 
“今年七八月份,从皮革城发布的流行趋势以及市场行情判断,今年冬天,中国风系列会是爆款。”爱丹妮君雅皮草品牌店店主刘丽君告诉发布君,根据预判,公司立即开发中国风服饰,“像这款以新中式为主打的羽绒服是我们家的爆款,它既融合了海宁本地特色皮草、丝绸、鹅绒等材质,还有盘扣、刺绣等中国风元素,特别出挑。”得益于此,爱丹妮11月以来的销售额比上个月翻了一番。 A+原创主营各式羽绒服,品质是它坚守的根本。负责人季金平表示,公司投入更高的成本,要求面料供应商对面料进行后整理,提升面料固色、柔软度、防风、防水、防污、棉感等各方面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压胶、镭射印花、激光切割等生产工艺随之配套,打造出运动、淑女、时尚潮流等满足不同顾客需求的产品。 
“我认为经得起检验的品质和丰富的品类是产品力的关键,产品力就是企业竞争力,无论是店铺零售还是全国批发,我们今年的营业额都有明显增长。”季金平说道。 市传媒中心记者 | 袁婕莹 部分图片由海宁中国皮革城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