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001008004003017/2023-75220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2023-04-10
-
发文机关:
市水利局
-
发布日期:
2023-04-10
-
体裁分类:
通知
-
主题分类:
水利
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2023年全市水利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全面完成2023年各项工作任务。
海宁市水利局
2023年3月31日
2023年全市水利工作要点
2023年全市水利工作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水利部门、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年、建设质量年、基层服务年”活动,聚焦水网优化、海塘安澜、幸福河湖、水资源监管、现代化灌区和智慧水利等重点工作,奋力推进海宁水利高质量发展,全力冲刺水利大禹杯,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海宁新篇章、勇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表率夯实水利基础,贡献更多水利力量。
一、加强政治建设,打造水利铁军。
1.政治站位再提升。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大力宣传水利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工作成果。深化“第一议题”制度,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学习教育成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全面从严治党再深化。层层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预防关口前移,全面落实岗位廉政风险点查找和公职人员利益冲突情形报告制度,持续巩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支部规范化建设,严肃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不断深化“清廉水利”建设,扎实推进“建设清廉机关、创建模范机关”活动。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党业融合和“党建+”模式,复制推广盐仓海塘党建进工地的做法和经验,形成品牌效应,在激发水利建设管理队伍活力和助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上发挥更大作用。
3.水利铁军打造再强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群众敢首创”的重要论述和市委“四敢争先、九大争锋”实践活动要求,围绕开展海宁水利“调查研究年、建设质量年、基层服务年”活动,全面提升水利队伍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造“忠诚干净强政治,担当作为兴水利”的干部队伍。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公务员职级晋升和专技人员职称评聘等工作,完善人员考核和相关激励制度。充分运用上塘河灌区实训中心等平台加强干部职工培训教育,积极开展基层水利人员业务培训与指导,不断提升水利团队战斗力。
二、坚持项目为王,扩大有效投资
4.加快优化完善海宁水网。深刻认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引擎”作用,站在全局的高度谋深谋实海宁水网。因地制宜编制完成海宁市全域水系重构实施方案、海宁市上塘河流域西片水系重构方案、海宁市全域幸福河湖规划、海宁市农田灌溉发展规划等。配合推进麻泾港整治工程和省管段海塘安澜工程前期工作,积极争取更多的上级土地和资金要素支持。
5.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抓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全力以赴推进海塘安澜等重大水利项目建设,计划完成水利形象投资13.5亿元、水利有效投资12.3亿元,出台海宁市水利局水利投资争锋竞赛任务分解加以落实。推进百里钱塘综合整治提升工程一期(盐仓段)、二期(尖山段),完成投资11亿元;加快推进洛塘河圩区08省道以西区块建设,完成投资0.4亿元,于主汛期前实现运行;长山河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第二批)完成投资0.5亿元;海宁市上塘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2021-2022年)调增项目完成投资0.25亿元。持续推进水利工程竣工验收,完成海宁市三里港河道护岸工程等4项水利工程竣工验收任务。
三、强化除险保安,守牢安全底线
6.着力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作体系,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全面落实风险识别、研判、管控和处置措施,修订完善防汛预案,开展汛前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调整补充防汛抢险物资队伍。督促在建工程完成度汛方案编制和备案,规模以上水利工程标准内安全度汛100%。加快感知体系建设,完成17座水文站新(改)建,争取启动盐官潮位站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做好上塘河流域防汛防旱、调活水体工作,合理优化翻水、排涝调度。
7.切实强化工程运管和行业监管。深化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顺利通过盐仓海塘、尖山海塘等41项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省级复核。规模以上水利工程产权登记率达60%。完成洛塘河等280公里河湖管理范围划定复核。全面落实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责任,按照管理权限汛前分级公布责任人,纳入“水工运管”应用实行动态管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11家。结合“建设质量年”活动,严格落实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常态化开展质量监督、安全生产检查,深化推行“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行“四色图”分类管理。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宣传,组织好水利系统安全生产培训。加强“透明工程”数据录入维护工作,做好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促进水利建设市场健康发展。
四、做好兴水惠民,推进民生水利
8.做优民生水利服务基层。聚焦民生水利,提升惠民效力,高标准、高质量办好上级水利民生实事。更新升级汤家泵站等87座机埠(其中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23座);长水塘·硖石市河、许村镇龙渡湖争创浙江省美丽河湖,完成嘉兴市美丽河湖创建4条;实施长山河中小河流治理13.79公里,完成宁袁塘河等6个城乡亲水节点建设;周王庙镇、袁花镇争创嘉兴市水美乡镇;完成宁袁塘河健康评价。将“基层服务年”活动和水利“三服务”结合起来,转变传统服务方式,强化数字赋能、精准施策,优化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效能、提升服务水平,真心实意帮助基层解决问题。
9.夯实乡村振兴水利基础。建设全域幸福河湖,深化开展浙江省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开展镇村水利建设,完成投资4900万元,实施河道清淤及综合整治76公里,疏浚土方56万方,池塘清淤530亩,种植河岸绿化80亩,水生植物8000平方米,加高加固堤防及新建生态护岸13公里,打通断头浜5条,重建闸站1座,改造水利类危桥3座。配合做好国控断面水质攻坚等生态环境问题。上塘河灌区积极申报并争取进入“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水利部试点。
五、围绕节水用水,强化刚性管理
10.强化节水护水成效。深入实施节水行动,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乡节水降损和非常规水利用,严控高耗水企业用(取)水管理,倒逼企业节水改造、产业转型升级,推广运用经编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示范效应。开展节水载体创建,扎实做好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复评,巩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果。抓好水文化工作,推进水文化遗产保护。
11.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2023年用水总量控制在3.4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12.5%和10.2%。持续做好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综合试验区试点建设工作,完成全市52家取水口标准化改造,完成取水管理3个机制办法和上塘河灌区4个技术标准。推进自备取水户取水口规范标准化建设,夯实水资源基础能力,取用水管理发现问题整改率100%;取水监测计量标准化建成率95%以上;用水调查统计和公共供水企业数据归集率100%。
六、加大改革攻坚,优化营商环境
12.不断深化水利数字化改革。围绕数字经济创新体质“一号发展工程”,深入谋划智慧水利建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推进上塘河现代化灌区建设,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出成效。加快推广智慧工地、水利建设市场信用评价等平台,推动应用评价结果在我市工程招投标领域、工程担保领域、工程监督领域和标化工地评审领域的应用。提升平台用活跃度,浙里“九龙联动治水”应用活跃度达80%。升级海宁市水利水雨工情信息管理系统,推进浙政钉手机端APP上线使用,探索建立水旱灾害数字化应用场景。
13.持续提升审批服务效能。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基层服务年”活动,全面提升水利服务效能。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加大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升全社会水法律法规意识。在取水许可、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等行政审批事项中主动作为,开展区域水评“回头看”。参与盐官景区“奋战300天”专项行动及重大项目涉水相关服务工作。按照“处罚权划转、监管不减”的原则,强化水事监管,强化行业管理、源头管理,加强与综合执法局、公安局等部门的联动协调,完善出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