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老书记,你坐这里。”“企业代表和租户代表,你们就坐在这里,有什么说什么。”5月17日晚上6点半,在海昌街道利民村158号村民大厅中,一场温馨的“圆桌谈话”拉开序幕。 海昌街道党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陈海涛,海昌街道党委副书记周震欣,海昌街道党委委员、派出所所长范小良,与村委会代表、企业代表、租户代表、房东代表、老干部以及乡贤代表围坐一堂,一杯茶,一支笔、一本本子,大家敞开心扉,围绕平安与共富,畅所欲言。海昌街道几位职能部门负责人,干脆在圆桌旁添了两条长凳,听着记着说着。 “你们租住在利民村,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最担心是什么?有什么说什么,今天我们就是来听意见的。”考虑到有新居民代表,陈海涛用土话说完开场白后,又用普通话再说了一遍。 君原电子科技员工吴博一开口说他在杭州待了十多年,让现场的人“紧张”了一下。他介绍,企业在利民村租了3套房子,大家住得还不错,上下班比较近,买东西方便,光早餐店,小区门口就有两三家。租客代表孙琪在科优力工作,去年开始租住在利民村。“条件挺好,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去年道路修好后,租房的人多起来,最近车位都比较难找了。” 屋内,气氛热烈;屋外的利民村,进入一天最热闹的时刻,3900多名人员租住在此,下班回家,汽车声、炒菜声、视频声……汇成动听的交响曲。 利民村党总支书记薛群明介绍,利民村的地理位置优越,距离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海宁分区都不到4公里路程,开车不过十分钟,整村重建后,备受年轻租户追捧。目前,整个村子打造了2300套“乡村人才公寓”,入住率达到了95%以上,大部分是半导体产业区的年轻员工租住,租金在600到900元不等。3900多名租户加上1500多名本地人口,利民村的管理压力可想而知,而这场“圆桌会”就是希望能够听到最真实的声音。 在圆桌上,陈海涛笑着鼓励代表们,多多提意见,他希望大家能够多提意见,这样工作才能改进,大家才能住得更舒服。他还主动提出问题,力求掌握更多信息,问题很细关系到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租户的吃穿住用行,甚至还有如果发生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去哪里求助。 围绕平安和共富工作,海昌街道派出所、消防所、城建办、企业服务中心、钱塘江公司等职能部门,纷纷结合工作发言。企业服务中心主任陈波在“座谈会”前在小区转一圈,发现小区外围有一些企业,提醒企业要办好营业执照;海昌消防所负责人方强直接做起“问卷调查”,围绕消防设施、消防宣传进村入户的形式等内容连续发问。 “你们更喜欢露天电影宣传还是有奖问题?”“露天电影!晚上没事可以去广场看看。”村民代表积极“抢答”。 在部门发言过程中,陈海涛还不断“追问”:村里的租房信息是否能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租户信息登记能否与派出所信息同步?他建议,当前推进的“数字经开”云平台可以结合各方需求,继续优化升级。 现场有乡贤提出,现在村民对生活品质要求高,能否在增加一些运动健身设施设备,让大家晚饭后能够运动;也有人建议在村庄主干道安装标识标牌,方便识别。 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街道和村委成员都认真地记录,能解决的现场都提出了方案。周震欣结合大家提出的安全建议,再次诚恳地希望大家守好平安底线:“平安是1,其他都是0;没有1,再多的0。也没有意义。”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的气氛融洽又热烈。2个小时,加了3次茶水。圆桌话谈,言谈暖心,每个人的言语中透露着对利民村发展的憧憬,对共同富裕的期盼。 古语有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今年全国两会上,“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陈海涛介绍,只有走进村民家中,才能够了解到一手资料,可以看实情、听心声、问冷暖,拉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真正了解政府需要为大家做什么,让工作更高效精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