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共同富裕  > 工作成效
“小工坊”有“大作为” 海洲街道社企联建“共富工坊”

发布时间:2023-06-02 09:47 信息来源:海宁市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年来,海洲街道持续探索城区共富路径,通过整合多方资源、创新抱团发展、推动“强社富民”改革,以“共富工坊”为载体,不断盘活社区劳动力资源,为辖区低收入人群、残疾人群体及全职妈妈们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基地,让城市社区的富余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实现“有活干、有钱赚”,同享共富之路。

一、链接现有资源,搭建共富平台。

海洲街道通过资源联享方式,整合社区、企业可共享资源,推动探索社企联建共赢模式。如开元社区成立同心“元”共富工坊,与辖区温州商会积极对接,排摸商会会员企业需求,挖掘用工缺口,明确用工方向,制定招工要求。建立“灵活就业+固定用工”的运营模式,工坊采用弹性工作制,非刚性限定工作时长,居民既可兼顾家庭也可增加收入。自同心“元”工坊成立以来,累计吸纳社区及周边剩余劳动力56人,举办2场集中技能培训活动,受益100余人次,其中人均日工作时长5小时左右,人均日收入达50余元。

二、抱团融合发展,形成共富合力。

海洲街道在深化全域组团发展上做足文章,建立1个市级全域组团共富联盟,打造“红社治家”“青亲益家”、“潮匠艺家”、“睦邻悦家”“智联宜家”5大城乡融合共富联盟,深化活动联办、项目联推、资源联动、服务联享机制,推动联盟创新融合发展,形成海洲街道共富助跑圈。如新庄社区的“赵霞皮贴画共富工坊”与海洲社区“巧手妈妈工作室”、江南社区的皮手工青年共富基地联动合作,近两年通过共富联盟在全市范围内招募青年和妇女群众两百余名,将废旧皮料改造成了精美工艺品,通过共富集市、社区团购、抖音直播等方式进行产品售卖,截至目前共产生收益约6万元。

三、成立强社公司,巩固共富成果。

今年街道首推“强社富民”改革,成立海宁市潮富服务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已进入初期运营阶段。该公司作为街道“一把手”共富项目,实行市场化运营模式,打造集物业管理、文化创意、融通资金等功能于一体的民生综合体,公司利润反哺于城市社区发展。该公司在优化资源配置、打通产品销售渠道、厘清结算方式上发挥中间纽带作用,助力共富工坊的运作更加规范和高效,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就业适岗能力和增收致富能力。今年以来,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发布合作意愿,广泛召集物业管理、文创设计、社区团购、共富食堂等企业入驻,建立共富企业名录库。截至目前已有近20家企业预报名入库,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公司今年营收预估达500百万元左右。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