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市教育工作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高考成绩实现新突破,“两县”创建通过国家及省级评估,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凸显党建引领,引入浙师大、杭师大教育资源开展合作办学,集团化(教共体)初显成效,职业教育连续六年省级考核优秀,技师学院获评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单位。 (一)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突破。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通过国家级督导评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创建通过省级督导评估,新增省现代化学校6所、省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特教经验连续两年被评为省特殊教育特色亮点工作。高中“县中崛起”案例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基础教育典型案。海职高、卫校高分通过省“双高”建设终期验收,中职师生技能类比赛获国家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嘉兴领先。 (二)教育综合改革取得新成效。拓资源扩招生,小学一年级招生突破1.1万人,较去年增加941人,1200个家庭享受“长幼随学”政策优待。人才子女100%城区学校就学,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100%保障入学,就读公办学校比例达94.9%。与机电学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成为省级试点,与浙师大、杭师大合作办学,成立浙师大附属经开实验初中等5所附属学校,杭州绿城育华正式托管安澜学校,各中小学校与沪杭学校100%结对。组建王国维小学等教育集团9个,新增城乡教共体16个,实现教共体全覆盖。“央馆虚拟实验”入选全国第二批规模化应用试点区。 (三)教育公共服务获得新提升。全面落实三个“一号工程”教育主体责任,十项重点工作全面完成。四敢争先展现教育担当,文明创建争锋竞赛掷地有声,5所学校争创省市文明校园。有效投资争锋竞赛争先进位,15个续建项目顺利推进,其中静安小学等11个项目竣工投用。“七优享”工程“学有优教”圆满收官、省市民生实事全面完成,开设爱心暑托服务点52个,完成正脊筛查70551人、学历提升12763人、职业教育培训23370人次,长安镇老年学校获评省老年教育优质学校。开设托班46个、提供托位960个,覆盖各镇(街),“托幼一体化”实践刊登《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 (四)教师队伍建设呈现新风貌。加大高层次人才招引力度,引入特级教师1人,赴浙师大、杭师大和北师大完成两轮2024新教师自主招聘。成立海教振兴干部学院,组建名师工作室15个、名校长工作室8个,举办第3期年轻干部培训班,新增正高级教师7人,浙派名师名校长5人,嘉兴市学科带头人70人,均居嘉兴前列,培育星级班主任88人。完成教师交流141人,其中名优教师占56.03%。成立高中理科教研(备课)组长高端研修班,新增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五)教育治理现代化得到新加强。成立市委教育工委,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落实市领导联系学校走访调研。率先完成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省定配备要求,“潮城优学”教育党建品牌更具影响力,新增省级廉洁教育基地1个、示范校1所、优秀案例1个,嘉兴市示范党支部3个、“双带头人”典型3人。完成13所学校经济责任审计,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信访件办结率100%。在嘉兴率先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调小组,出台《海宁市儿童青少年健康护航行动方案》,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食堂采购等专项治理,校外培训执法工作全面纳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平安护航亚运、亚残运等重大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