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四方联动•产教融合”引育大学生乐业在潮城

发布时间:2024-01-09 08:46 信息来源:市人力社保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海宁创新构建起政府、高校、企业、赋能机构“四方联动•产教融合”的人才招引培育模式,深化人才产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融合,创新技能人才培养选拔方式、优化激励评价机制、打响人才品牌,吸引大学生来海宁就业。今年以来,海宁新增大学生13085人,新增技能人才9087人,其中高技能人才6288人,数量均居嘉兴各县(市、区)第一。

一、紧跟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人才供给。一是专业建在产业链上。以产业需求为导向,设立嘉兴首家产业人才学院,围绕海宁“142”产业集群开展针对性人才培养,创新“2.5+1.5”和“1.5+1.5”教学模式,不断提升技能培训与产业需求的融合度,首批已入驻6家企业实训基地、15所签约高校以及10家赋能机构。依托优势特色示范专业,推进设立全省首个半导体产业学院,获批嘉兴市首批重点现代产业学院。重点围绕集成电路、现代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人才培育,构建“产教融合联盟+学校”双主体协同育人模式。近三年毕业大学生2051人,其中高级工专业1126人,占54.9%,超95%的毕业生留海宁企业工作。二是课堂放在生产线上。开展技能人才社会化培训,整合社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等资源,进一步拓宽技能人才培训多元渠道。目前已覆盖全市28家培训机构、3家职业院校、全部行业协会及企业,培训工种已达44项,培训达21561人次,其中高级工及以上培训占总人数1/3。开展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已有183家企业获得自主评价资质,职业(工种)已超90项。2023年,全市自主评价企业已开展技能培训班次74期,发放证书5942本,数量居嘉兴第一。三是实践摆在比武台上。联动经信局、人力社保局、教育局、组织部等部门,聚焦海宁数字经济、先进制造业等关键领域,积极搭建技能比武平台,开展“中职学校师生技能节”等各类竞赛活动,通过职业技能竞赛形式,赛训结合推动经人才本领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已有10552人完成技能竞赛培训,数量居嘉兴前列。同时加大技能人才参与高层级技能竞赛激励力度,明确对参加嘉兴及以上技能大赛按上级获奖额度给予1:1配套资金,加快培养和选拔更多的技能人才。2023年已开展10场市级技能竞赛,54场区域(行业)技能竞赛。

二、聚焦平台建设,开拓创新人才培育。一是专业化联盟赋能。成立集成电路、新材料产业、装备智造业、生命健康产业、时尚产业、文旅产业、现代农业、公共安全产业等8个产教融合联盟,吸引浙江大学、东华大学、中国美术学院等40余所院校,聘请浙大国际校区教授欧阳宏伟、李尔平等100多名专家学者担任联盟顾问,成功引入企业近300家。依托HR联盟赋能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大力推进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建设,目前1个项目成功获批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A类)建设项目,1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入选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创建名单。二是订单式前置介入。成立全省首个半导体产业学院,创新开展人才订单培养,将企业对人才的技术技能需求提前融入到人才日常培养中,加快职业教育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与产业人才需求深度融合。2022年订单班共培养毕业生238名,全部被本地60余家企业聘用,企业满意率达99.58%。半导体产业学院成功获批嘉兴市首批重点现代产业学院。三是学徒制新型培养。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天通控股、红狮宝盛等40余家企业合作,共同组建双导师队伍,建立“企校双制、工学一体”模式,聘请企业技术骨干进校兼职授课,学校企业联合开展教学,实现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共培养。目前已联合浙江确安科技、浙江中车尚驰电气等5家企业,共聘请8名兼职教师。近三年累计为37家企业培养新型学徒制员工1138人,助力企业精准破解用工荒。

三、围绕资源保障,持续优化人才留用。一是创新评价模式。改变传统人才评价中以学历、职称等“四唯”硬指标评价导向,创新市场化评价模式,构建以个人素质、综合能力、岗位贡献、行业认同等关键指标的“潮乡特支人才”评价体系,推动企业建立评价与待遇相衔接、评价与晋升相贯通的激励制度,并配套子女入学、购房补贴等人才待遇。截至目前已累计评价认定207名“潮乡特支人才”,一半以上是文凭不显赫的“土专家”,高中及以下32人,大专及以下96人。二是加大政策支持。迭代升级大学生人才政策3.0,不断加大对人才的吸引力度和保障力度,完善海宁“人才码”、“人才服务云平台”建设,实现人才认定领码、奖补资金申领、人才公寓申租等人才创新创业全周期服务事项常态化在线办理。今年已兑现企业人才引进奖、大学生生活补贴励资金近2867万元,兑现人才房票资金4066.25万元。三是强化品牌效应。紧扣“十万大学生招引”目标,积极开展“潮城万名大学生集聚”行动,打造“与杭同城•海纳英才”大学生招引品牌、潮乡学子“归‘潮’计划”本地籍人才燕归品牌、“英才聚潮城”高层次人才招引品牌等,不断吸引海内外各类大学生来海就业。今年以来,举办省内外校园招聘对接活动60场,吸引超16914余名大学生投递简历,初步达成意向超2695人。开展网络招聘50场,共计110家次企业提供岗位需求2282个。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