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班和上进之间,海宁的年轻人选择上夜校。眼下夜校风潮兴起,最近在夜校里又飘来一阵饭菜香。 喷香扑鼻,看饿了!爱做饭,已经成了当代青年的新社交人设。最近,在海宁许村“纺城先锋·青年夜校”,第一期青年夜校烹饪班开班了。活动特邀曾上过央视的小马家宴厨师马哲伟。教授许村本地特色菜肴——许村肉羹和酱萝卜的做法。 
当天晚上,20余名青年走进“纺城青锋·青年夜校”教学点(胜利村家宴中心),在认真听取课程安排后,开启美味之旅的学习。 
许村肉羹,是许村的一道特色菜,传承已有几十年。该菜由里脊肉、肚尖、春笋、韭芽、干香菇、葱、鸡蛋几样食材烹煮而成。 
首先,需将里脊肉、春笋焯水,再将其他食材切丁备用。烹煮中,要注意掌握火候,葱、韭芽放一边备用,其他材料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盐和味精调味,接着生粉兑水加入锅中,放入葱、韭芽,最后用蛋清润滑。 

据悉,“纺城青锋·青年夜校”烹饪班将开设6期,还会推出特色饮品调制、烘焙、咖啡拉花、家乡菜烹饪交流活动等课程,让更多青年在夜校过上有“知”有“味”的夜生活。课程一公布,就秒空近日,硖石青年夜校首次开课,第一堂课——饮品调制的课程设置,让青年们下班后的生活一下子时髦了起来。 
“很好玩,很有趣,是以前从未有过的体验。”调好一杯饮品后,青年学员徐美敏有些激动地说,“平时白天都在上班,很难有机会自我充电。这次硖石街道开办的青年夜校都很有吸引力,很多课程我都想体验。”发布君了解到,此次首期青年夜校共设置了体验课5堂,分别是饮品调制、非遗文化制作、“妆”点青春美学、跟着文物品读海宁历史、青春SUPER桨板,全市18到40岁青年均可报名。从非遗技艺到现代手艺,从运动健康到生活美学……丰富多彩的青年夜校课程刚一公布,就被秒空。 
“硖石青年夜校非遗灯彩制作的课程开设在浙大海宁国际校区来同书院,既有社会青年,又有本校青年学生和留学生报名参加,课程特别受大家欢迎。”浙大海宁国际校区团委书记叶晨晨说,“非遗灯彩制作课不仅丰富了青年的业余生活,还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学习打卡,兑咖啡!“白天上班、晚上学艺”,今年上半年,黄湾镇开设五大类二十多门课程,初步探索了“一心多点”的办学模式。近日,黄湾又启动了“乐学尖山 全新‘夜’态”——尖山夜校2024年秋季开学暨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 
2024年秋季“尖山夜校”在课程安排上,共设学历教育、技能教育、休闲艺术、健身课程和理论学习五大类20多门课程,还新增了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海宁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正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金牛社区、凤凰社区、围垦展示馆六个“潮缘青年夜校”教学点。 

本季参加尖山夜校课程的学员都将奖获得一张“潮缘乐学卡”,书签模样的学习卡融入了围垦元素。职工每次学习打卡都可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围垦咖啡”券。“潮缘乐学卡”的发布旨在培养大家终身学习的习惯,同时通过量化积分,方便管理学员的状态和进度。 



自去年10月,海宁开设了“青年夜校”以来,给青年群体提供了提升自我、拓展社交及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开设课程涵盖舞蹈、书法、美妆、烘焙、绘画、瑜伽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全市开展青年夜校课程1100余场,覆盖青年1.3万余人次。 
今年10月,海宁市“青年夜校”2.0全新发布。明确在海宁市青少年宫建立“青年夜校”总站,各镇(街道)部署“青年夜校”站点,形成覆盖全市的“青年夜校”网络。同时,在青年集聚的产业园区、人才公寓、青春社区等加大覆盖力度,向有条件、有需求的大型企业延伸,积极探索“青年夜校+基层社会治理”“青年夜校+就业创业”“青年夜校+公益”“青年夜校+婚恋婚育”等功能模式。发布君了解到,“青年夜校”2.0将提供包括创业指导、职业技能培训在内的多元化课程,助力青年人才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迈得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