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央视聚焦,海宁这里有个“绿野仙踪”,种了千余种花草

发布时间:2024-11-13 16:25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11月11日

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

聚焦长安镇

播出《跨界花农徐朱峰:种出一座“植物图书馆”》

采访了长安镇兴福村

“植物图书馆”农场主理人徐朱峰

报道了他从园艺设计师到乡村花农的跨界之旅

走进“植物图书馆”,就仿佛进入了“绿野仙踪”的童话世界。13亩地里洋洋洒洒种了千余种各具特色的花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游玩观赏拍照,“风景好”、“野趣足”是游客对这里最常见的评价。

提及建造“植物图书馆”的初衷,农场主理人徐朱峰说,他想多种一些稀奇古怪的花。因为在他看来每一种植物都有一个故事,可以像一本书一样翻阅它,在“植物图书馆”有很多种植物,就像个图书馆。

徐朱峰是海宁人,从小就喜爱花草和大自然,大学里也选择学习景观设计专业。毕业后,他先在一家设计院从事园艺工作。2014年辞职,开了一家花店,但由于鲜花市场品类不足,他便萌生了自己养花的念头。

通过一系列考察,2014年,徐朱峰选择在长安镇兴福村承包13亩农田,创办属于自己的农场,下到乡野田间,开始与花草共生的生活。但开局并不顺利,刚开始种植的虞美人在开花快要收成的时候,因为霉菌发病,损失非常大。

为此,徐朱峰请来了专业的花农,从育种开始培育,让花材更好地适应本地气候。通过改良种植条件、植株的间距等,更好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百花齐放的美景引来了一些拍客,他们建议可以将这里改造成别具一格的景观打卡点。于是,徐朱峰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将儿时心中的农场复刻出来,让前来打卡的游客能形成记忆点。

2020年,改造完成的“植物图书馆”正式开始营业。虞美人、地榆、树莓、喷泉草、松虫草、银莲花……13亩的土地上足足种植了千余种不同的花草,其中还有许多罕见的花卉。吸引了不少游客从各地驱车赶来打卡,各类淘宝商家也慕名来此取景拍摄。

这几年,徐朱峰还相继在“植物图书馆”中引进了山羊、荷兰兔等等,让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可以对动物进行投喂。

未来,徐朱峰希望能把“植物图书馆”做成一个偏旅游的综合体,售卖特色农产品、文创产品等等,把“植物图书馆”越做越大,助推长安经济发展。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冯前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