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001008004003051/2024-8882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2024-10-29

  • 发文机关:

    长安镇人民政府

  • 发布日期:

    2024-10-29

  • 体裁分类:

    其他

  • 主题分类:

    其他-

聚焦“青年夜校”增值提升!长安这场“民生议事堂”协商会都有哪些好建议
时间:2024-11-13 18:52 来源:长安镇 浏览次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1029日,一场以“青年夜校:打造青创之城的创新引擎”为主题的政协“民生议事堂”协商会在仰山书院举行。协商会由政协长安镇联络委主任(委员履职小组组长)俞吉俊主持。镇、区相关部门,社区代表,教师代表,青年代表等参加。会前,与会人员共同参观了长安镇、高新区规划展示馆,并对长安镇、高新区“青年夜校”办学工作进行了详细了解。当前,有超过10万名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人来长安寻梦,超过1万名高级人才在长安耕耘,每年还有超2000名大学生选择在长安居住生活。作为青创之城,长安的“青年夜校”正以全新的面貌快速发展。本月9号,海宁市“青年夜校”2.0在长安正式发布,长安正以发布为契机,全面提升“青年夜校”师资力量、升级课程体系、不断满足青年所需,让更多青年在“青年夜校”有所得、有所获。前期,政协长安镇委员履职小组调研了创智社区“青年夜校”、余杭五常街道南滕社区邻里中心等,对“青年夜校”的建设打造、作用发展等进行了解,形成了《关于“青年夜校”建设的调研和思考》调研报告。协商会上,政协委员陈淑娣代表履职小组,从“青年夜校”的特点、“青年夜校”反映了当前青年群体哪些现象、“青年夜校”的进一步深化提升建议、“青年夜校”的功能延伸、政协助力“青年夜校”发展的方法路径五大方面汇报了前期的专题调研情况。现场协商环节,与会人员围绕“青年之需”“青校之魅”“青创之基”三个重要方面开展协商。

满足青年所需是“青年夜校”建设的主要目的之一。协商中,创智社区代表周龙江建议,“青年夜校”建设可以着眼于青年职业规划培训,配齐相关师资力量,为青年人答疑解惑。

青年代表管芳益表示,当下青年人在白天通常较为繁忙,唯有晚上才有学习的时间,他建议分作两类来开设课程,其中一类课程着重于青年人职业技能的提升,而另一类则可以开设茶艺、瑜伽之类能够放松身心的课程。青年代表吴钰锋称,当下青年人工作压力颇大,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当予以重视。他建议开设心理健康沙龙以及诸如八段锦之类的课程,以助力青年人增强体质、强健体魄。胡宏宇委员建议“青年夜校”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区分青年人的具体需求来划分行业类别,对青年人就业创业进行针对性指导。长安镇成校副校长张鸿杰结合成校办学经验提出,“青年夜校”的打造设置可以按照就近原则同各村社、企业合作,开展多点式办学,让青年学员可以就近学习。

如何提升“青年夜校”魅力,让更多青年人愿意进入夜校?教师代表张丹娜说,“青年夜校”的建设在空间上可以添加更多年轻化元素,让青年人在一个相对舒适、放松的环境中学习,并可以考虑将学习成果定期展示,激励学员。港湾社区代表陈莉建议可以将长安本地的特色文化、非遗文化、多民族文化等加入“青年夜校”课程,让更多人充分领略本土文化之美。

长安青少年宫负责人徐哲建议“青年夜校”的打造可以分点位、多阵地开展,各部门通力协调配合,推动“青年夜校”惠及更多青年群众。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如何更好服务青年,夯实“青创之基”?沙波委员建议,在“青年夜校”课程中可以适当加入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进一步提升青年人归属感与凝聚力。杭海产业社区代表钱月萍立足社区现状,建议“青年夜校”可以开展法律知识普及与法律实践指导课程,让青年群体能够更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镇企业服务中心杜冰熙建议,“青年夜校”课程设置可以结合当下就业工作,从热门就业领域中进行筛选,由企业专业技能人才对学员进行专业技能进修,帮助实现适龄青年充分就业创业。

协商总结前期,通过在线协商等方式,政协长安镇委员履职小组收集到了30多条关于“青年夜”校打造方面的宝贵意见和建议。会后,履职小组会将意见建议进一步梳理、汇总、交办,及时推动问题的解决。

针对委员和代表提出的建议,张旭表示,“青年夜校”建设一直是海宁市青年工作的重点,截至目前,海宁已经打造完成了覆盖12个镇街的37个“青年夜校”点位。接下来,海宁也将继续聚焦海宁青年精神文化需求、自我提升需求、破圈社交需求等不断助推“青年夜校”建设,不断拓宽“青年夜校+”的模式,让“青年夜校”一直“热下去”。徐海华对本场协商会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市委市政府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全力提高区域公共服务保障水平,着力服务好青年群体,让青年群体生活工作更加安心舒心。针对青年夜校建设的下一步工作,他指出要明需求,推动青年夜校提升,做好青年需求摸排,根据实际需求科学合理设置课程;要抓重点,推动青年夜校服务走的实,从青年的视角出发,坚持就近、方便的理念开展青年夜校,提升青年参与积极性;要建机制、推动青年夜校走得远,通过各部门、单位及时沟通协调、资源共享,推动青年夜校各项工作不断拓宽延伸,真正利民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