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震撼!60套非遗服饰亮相,海宁这场大秀太好看了!

发布时间:2024-11-16 06:21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字体:[ ]

11月14日,第八届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在海宁许村盛大开幕。作为本次大会的重头戏之一,“非遗传承·国风潮涌”非遗服饰大秀揭开面纱,掀起一股非遗技艺与现代服饰交融,文化传承与时尚创新碰撞的国潮风。

“五星出东方”“踏雀枝”“锦鹤云裳”……在聚光灯的照耀下,60套非遗服饰接踵亮相,在模特们的时尚演绎下,融合了传统文化元素和非遗纺织技艺的服饰,摇身变成了“行走的时尚文化单品”,引领着国潮国风新风尚。

据了解,整场大秀共分为中国三大名锦、海宁地方特色工艺结合创新设计、中国华服与婚服三大系列,是许村作为纺织产业集群地,推动非遗传承发展,推进纺织非遗产业化、市场化和生活化的生动写照。

12套中国婚服系列作为大秀的压轴戏,在众人的瞩目中华丽登场。“当前中式婚礼备受年轻人青睐,中式婚服的关注度和喜爱度持续走高。为了碰撞出更多的创作火花,我们联合多家企业,开展良性的资源互动,最终让婚服从古籍中走了出来。”海宁中国家纺城设计总监、时尚面料创新中心负责人贺荣表示。

据了解,本次大秀服饰由海宁中国家纺城贺荣团队主创完成,这些非遗服饰不仅涵盖了蜀锦、宋锦、云锦中国传统三大名锦,还融入现代织锦、双面织锦等特色工艺。主创团队通过经纬线的交织,对传统纹样进行重新解构与优化,实现了非遗元素与时尚设计巧妙结合。

这场令人瞩目的大秀,设计灵感从何而来,又是如何赋予纺织非遗新的生命力?设计总监贺荣毫不吝啬地给出了答案:织锦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华美的图案,承载了匠心独运的东方美学,各大博物馆内珍藏的传统经典纹样,海宁皮影戏、硖石灯彩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非遗元素……这些宝贵非遗技艺、精美图案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都为设计者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让纺织非遗真正走进大众生活,是我们这场大秀突出表达的理念。”贺荣坚定地说道。记者在大秀现场看到,这些具有传统文化底蕴,又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常服,实现了与日常穿衣需求之间的平衡,正如设计总监贺荣所说,“这样的国潮服装,不仅能够在聚光灯下演绎,更是能够走下T台,走进千家万户中。”

作为一场行业性盛会,中国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会犹如一座坚实的桥梁,连接起纺织非遗领域的各方力量,推动纺织非遗产品升级,凝聚纺织非遗的传承和发展力量。如果说,传统纺织非遗是靠手艺人的代代相传,那么现如今,现代产业又为纺织非遗传承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海宁市许村镇是中国布艺名镇,这里建有国内最大的家纺面料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提花家纺产销中心。近年来,许村面料生产企业紧抓国风国潮契机,积极拓展大提花在中高端服饰面料领域的应用,将纺织非遗织锦技艺与现代工艺相融合,让非遗纺织品量产,走进市场,走进现代生活成为可能。

一场大秀,充分展现海宁家纺产业集群资源优势,一场大秀,有效推动企业合作、产业交流和市场转型,展现国潮时尚小镇许村强大的创新力、生产力和生命力。

“第八届纺织非遗大会在许村举办,是海宁纺织产业集群融合文化时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也是纺织非遗与现代产业更紧密结合的体现。”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杨兆华在致辞中说道。接下来,许村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发挥纺织产业集群优势,为推进新时代纺织非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