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市人大第十六届三次会议第302号提案的答复意见 陈国祥代表: 您在市人大第十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第302号提案《关于创建中介管理平台,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建议》已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进一步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梳理《海宁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目录(2024版)》(海放管服办〔2024〕1号),共保留28个有偿涉审中介事项,明确未列入清单的中介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行政审批前置条件。住建部门施工图设计审查3个中介事项已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每年金额约1200万元,为企降本减负。 二、进一步深化“多评合一”中介服务改革。2月26日组织投资项目相关部门赴“多评合一”先进地区考察学习,2月20日、3月21日先后召开会商会,梳理有可能实现“多评合一”的中介事项基本情况,拟定《海宁市投资建设项目“多评合一”模拟审批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对完善区域评估、建设中介联合体、深化“多评合一”等重点任务,明确责任部门推进落实,并确定在海昌街道(经济开发区)先行试点。开展中介联合体公开招募,招募公告已于4月11日在大潮网、读嘉新闻等媒体平台发布,目前已有4家联合体提交资料。 三、进一步迭代升级、推广运用网上中介服务平台。“海宁市网上中介超市”已迭代升级为“江南优选服务中介超市”,设置的中介服务事项已从原来以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领域为主的54个事项拓展为行政审批、工程建设、金融、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改制上市、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医疗卫生、创业、商务、法律等13大类189个事项。3月12日印发《关于“海宁市网上中介超市”迭代升级和做好相关工作的通知》,积极引导广大企业使用中介超市优选服务。3月13日,发布《关于诚邀各类中介机构入驻江南优选中介服务超市的公告》,邀请中介机构进驻,目前已进驻384家中介机构。完善直接选取、竞价选取、随机抽取、邀请选取4种选取方式,实现中介机构网上竞选、网上备案、网上公示等功能,今年以来已发布项目194,成交项目167个。配套深化“多评合一”等重点改革任务推进,拟定中介联合体服务平台功能方案,中介联合体线上招募、管理、选取、评价等功能模块正在加快建设中。 四、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监督管理。1月8日,召开规范提升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工作会议,会商对市场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举措,部署推进中介机构考评办法修订工作。3月29日印发《海宁市涉及审批的市场中介机构评价管理办法》(海政务办〔2024〕5号),明确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评价,按主管部门评价、委托人评价、信用评价4:5:1的比例进行赋分,在每年12月底前形成ABCD等级评价结果并向社会公开。目前,市生态环境分局、市水利局等行业主管部门陆续制定完善了评价标准。市生态环境分局还每季考核公布中介机构“竞跑者”“蜗牛者”。同时,依托中介超市推行“一项目一评价”,由项目业主进行“背靠背”星级评价,为企业优选服务提供参考。 五、进一步深化涉企第三方服务提优专项行动。2023年12月,制定出台《海宁市优化提升重点领域涉企第三方服务专项行动方案》(海放管服办〔2023〕5号),在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特种设备、生态环境三个重点领域,分方案制定、专项检查、清单制定、综合考评、长效管理五个阶段推进涉企第三方服务优化提升专项行动。今年一季度,通过走访企业代表面对面了解和发布《涉企第三方服务领域问题线索征集公告》背靠背征集问题线索,进一步排摸掌握存在问题情况。3月28日,下发《关于深化涉企第三方服务优化提升专项行动的通知》,将专项行动范围拓宽至与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卫生健康局、市税务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大队、各镇(街道)行政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由政府购买或者由企业自行委托第三方开展的涉企有偿服务,开展规范第三方服务机构从业行为、培育竞争充分的第三方服务市场、鼓励成立涉企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等10项重点举措,建立每月报表、每季会商、定期通报等机制,多部门联合推进涉企第三方服务市场环境优化提升。其中,市应急管理局检查中介机构184家次,警示约谈机构7家,组织开展安全评价项目检查21个,行政处罚机构2家、相关责任人1人,共处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3.83万元,积极推进海宁市安全生产协会技术专业委员会组建成立;市生态环境分局处罚2家中介机构、4名直接责任人,共计罚款15.42万元,没收违法所得7500元,对1家涉企第三方企业作出限制经营措施。市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技术服务机构专项整治和“飞行检查”等活动,查处了6起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或个人违法违规案件,相关违法信息已推送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并对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提升涉企中介服务环境承载着迫切的进步诉求,既是简政、也是惠企,既是规范市场、也是规范公权,既是改革深入、也是优化营商环境。同时,提升涉企中介服务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也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共同发力。我们将持续高度关注、积极作为。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你们今后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沈达,联系电话:15988309275) 海宁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 2024年5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