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渐冷,冬季用电负荷持续攀升。日前,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前往浙江正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查看用户侧储能电站运行情况,切实保障企业在寒冬季节的用电安全与稳定。 “今年我们装了10兆瓦/20兆瓦时的储能,供电公司给我们算了笔账,预计每年能节省980万元电费。”正泰两期用户侧储能项目已分别于9月19日和10月10日正式并网运行,该企业电力主管钱胜杰高兴地说道。同时,该储能电站将接入新型电力系统控制大脑,参与电网调峰,缓解电网负荷高峰压力,提高供电质量和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储能作为能源转换的关键环节,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支撑。2023年,海宁市发布《“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行动指南》,统筹规划新型储能发展。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因地制宜,加快布局电网侧、用户侧储能资源,创新推出“配额租赁”商业模式,开创“集中式+分布式”协同双碳新思路,积极探索储能高质量发展之路。 今年6月,海宁市印发《2024年海宁市迎峰度夏(冬)电力保供和负荷管理专项方案及配套政策》,发挥市场调节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业企业移峰填谷、储能应用等价格补偿机制,调动新型储能参与电网调峰的积极性。 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助推激活海宁储能建设“一池春水”。截至目前,海宁全域储能已建设容量为15.55万千瓦,建设项目数量超180个。其中,今年新增容量4.13万千瓦。 
海宁航拍 金国华 摄 在迎峰度冬、迎峰度夏、城市用电高峰期,全社会用电负荷攀升,新型储能电站通过“放电”在关键时刻发挥了顶峰作用。8月6日,海宁市77座新型储能电站统一参与电网调控进行放电,减少电网供电负荷10.95万千瓦,占海宁全社会用电负荷的3.7%,有力支撑晚高峰电力供应,这也让储能从电力保供的“新生力量”成为重要保障。 “我们将进一步加快新型储能项目建设,合理布局新型储能,鼓励有条件的平台和企业依托分布式新能源配置新型储能,以满足电网调峰需求,保障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市场营销部工作人员侯子洪表示。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