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思路打开,海宁98年小伙放“大招”,春节上市小龙虾

发布时间:2024-12-14 13:52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眼下这个时节,水稻收割完毕,小龙虾躲在洞穴里准备过冬,大部分稻虾共养基地进入了一年中难得的空闲时刻。

但在黄湾镇五丰村的凡欣家庭农场,农场主凌依凡却忙碌不已,他正在酝酿一个“大招”——让小龙虾提前到春节上市!

打破传统,提早种稻提早育苗

近日一早,天气晴好,入冬后的早晨寒风阵阵。在凡欣家庭农场,记者见到了凌依凡,他驾驶着一辆农用三轮车迎面驶来,热情邀请记者去看看他的虾苗。

停下车,他蹲在种虾塘边,拿起一只塑料盆轻轻舀起一瓢水,“不可思议,里面都是小龙虾,长到一厘米左右了。”凌依凡指着水里的小龙虾说,“一般来说,这样的虾苗是每年三月才有,长到清明节上市。”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再经过近2个月的培育,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可以上市。奇货可居,届时的小龙虾身价自然不菲。“如果天气条件好,春节期间上市的话,预计批发价在五六十元一斤,以往清明上市最贵的也只能卖三十元一斤。”凌依凡笑着说。

这两天,他除了忙育苗,还在稻田里撒水草籽,“水草丛是小龙虾天然的家,到时候虾苗可以躲在里面脱壳。”

与此同时,许多听闻此事的大户们好奇,凌依凡是怎么做到提前4个月育苗的呢?

“笨鸟先飞吧,其实也没什么技术含量。”凌依凡腼腆地笑了。原来,他今年上半年开始布局,将水稻品种全部换成了早熟品种,8月底水稻便收割完毕,亩产1200斤左右。

紧接着他又享受了高温红利,“紫外线是很好的消毒手段,稻田暴晒一个月,裂出一道道缝隙,我两根手指头可以伸进去。”凌依凡说,“当然,小龙虾躲在一米深的洞穴里,那里有足够的水分。”

国庆节期间,他放水引虾出洞。那几天,他蹲守在田间,随着一只只抱卵母虾尽情享用稻田秸秆泡水腐烂后产生的养分,凌依凡心想,成功了一半。

不怕吃苦,小伙下定决心干事业

2021年初,年仅22岁的凌依凡从海宁本地的大户手里买了35万元的小龙虾苗,在家门口承包的水稻田里试验养小龙虾。

他看准了稻虾共养产业,决心干一番事业,可从小没怎么干过农活、更不懂饲养技术,让他直呼:“没想象到那么苦!”

不懂技术怎么办?他跑遍嘉兴五县两区几乎所有的稻虾基地,向师傅学习;他去市区图书馆,一本本翻看畜牧技术书;他还关注了养殖博主,有空就刷刷他们拍摄的短视频。

养小龙虾还不能睡好觉!3月小龙虾从母虾腹部脱离,3天左右脱一次壳,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快速长大。“这期间,每隔一个小时就要巡塘一次,观察变化。”凌依凡说,比如小龙虾浮头,也是头露出水面,说明他缺氧了,得立即放一些清水进塘,清水里含氧量高。如果小龙虾爬坡上岸,说明它讨厌这个水体,要及时消毒检查病害。

3月正是乍暖还寒时,露水很重,每次凌晨巡塘回来,头发就跟洗过头一样湿。而到了6月集中上市期,烦人的蚊虫来袭,凌依凡的手臂上常常长满了包。

靠着在部队历练出来的冲劲、韧劲,凌依凡咬着牙克服困难迎来收获:2021年首批虾苗培育成功,整个基地回本不说,还小赚了一笔。基地面积从400亩扩展到了现在的615亩,还成立了家庭农场,未来打算打造自己的龙虾品牌。

“小凌,听说你现在就有虾苗啦?给大哥来点行吗?”这几天,不少大户打电话给凌依凡,想出高价买苗。“不好意思,我自己可能还不够的。”凌依凡解释着。“没事!小伙子你可以的,加油啊!”大户们说道。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俞伟慧 严萍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