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51.7亿元,海宁服装产业交出1-10月成绩单

发布时间:2024-12-15 16:51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天气渐冷,皮革服装的销售迎来旺季。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1-10月,海宁服装行业的总产值为51.7亿元,增速达13.3%,服装已成为海宁时尚产业发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走进海宁中国皮革城A座,市场内人流涌动。位于二楼的弘衣奴商铺里,客户正在挑选和试穿自己喜爱的服装款式。这几天气温骤降,皮毛一体、鹅绒服等成为了“抢手货”。弘衣奴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洪益告诉记者,店铺里卖得最好的品类主要为托斯卡纳、皮毛一体、小狐羊和鹅绒四大板块。

“现在主要为零售季,我们的衣服性价比高,款式新潮,比较受客户青睐,销售也不错。”黄洪益笑着说,他是温州人,在海宁做皮革服装生意已经有20多年,不仅开办了企业,也有线下的展厅和门店。相比过去,如今皮革款式更新越来越快,面料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成为了皮革服装从业者们的共识。

“人的消费观念不一样了,谁都不缺衣服穿。现在人更注重品质和款式,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创新。”黄洪益说。

皮革服装的创新,核心在于设计。皮革是海宁的根基产业、富民产业。全国每年有80%的新款皮革服装设计从这里输出。而皮革城的设计基地,一直有着设计师“成长的摇篮”之称。其中,“久号设计”起源于设计地基9号小木屋,主要设计开发秋冬类时装皮草。

这两天,其主理人胡莹莹正忙着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参加中国国际时装周,另一件事是准备新一季的款式研发。“当下我们设计服装更加提倡包容性,我们融合当下的人文,以及年轻群体的状态和生活方式,让他们穿着我们的衣服感到松弛、舒服和自由。”

作为青年设计师中的优秀代表,“久号设计”每年要设计开发2000多款时装皮草,深受市场认可和喜爱。在海宁深耕13年,胡莹莹早已把设计作为自己的人生唯一事业。而把设计公司取名“久号”,不仅因为9号小木屋的起源,她更希望品牌能“长长久久”做下去。

“刚来海宁时,企业以贴牌为主,也就是客户要什么,我们做什么。但现在,这里已经聚集了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优秀设计人才,大家在这里扎根,在这里创造,已经完全有了设计开发的自研体系。”10多年海宁皮革服装的发展,胡莹莹是见证者,也是推动者。“一个不产皮的地方,却做到了世界第一,特别了不起,我们每个设计师都喜欢在这样的环境中去发挥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从皮革之都到潮城海宁,在这背后是海宁坚定瞄准千亿级时尚发展目标不动摇。按照海宁提出的“一核引领、两翼齐飞”的时尚产业规划与布局,以皮革及周边时尚服装产业为核心,持续打造“时尚之都”。

而从去年开始,一场由马面裙引发的国潮之风,促成了“布艺家纺名镇”许村摇身成为女装小镇。不少本土家纺企业开始往服装转型,海宁天一纺织有限公司是一家老牌纺织企业,如今公司成立了“天一织造所”,着重服装面料的研发,从研发南京“云锦”,再到宋代“缭绫”,生动展现华美之美。为了延续面料优势,去年10月,天一纺织下决心成立了服装开发设计中心,打造轻奢一站式供应链。

数据显示,许村全镇共有服装主体8000余家,其中规上服装企业45家;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规上产值17.2亿元,同比增长26.4%。郁香菲、芭依璐、都市米兰……常见的女装品牌都能在这里找到。

浙江五德服饰有限公司是最早拿地的企业之一,董事长余荣恕表示,全国一半以上的杭派女装都出产自许村。“我们女裤、衬衫这一块,年产量大概在100万条以上。去年成立服装协会之后,企业也抱团发展,不少家纺企业已经跟我们深入对接。”余荣恕说。

30年前,海宁靠着一股子智慧和闯劲,拼出了一座皮革城,拼出了时尚产业辉煌的30年。如今,服装行业肩负着新使命,正在升级路上繁花前行。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朱文 方铄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