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经济运行的“毛细血管”、社会就业的“蓄水池”,更是市场经济繁荣的主力军。当前,海宁全市共有小微企业3.78万户,个体工商户10.59万户。 为更好优化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市以降成本、提效能、优服务等举措激发小微经营主体活力。这其中,海宁农商银行以精准高效、紧接地气的服务,推出多项贷款产品,便利的用款方式,满足了小微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 
“这几年,我们阿里巴巴国际站店铺、海外国际仓生意日益红火,多亏海宁农商银行给我们跨境电商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浙江朗柏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贾凤仙表示。之前企业想出海拓市,但由于科技型企业轻资产缺少抵押物而遇到融资麻烦,这也是大多数科创企业在起步阶段会遇到的难题。幸亏海宁农商银行伸出援手,在政策范围内“拉了一把”。 记者了解到,我市跨境电商整体交易规模庞大,仅去年就有41亿元。为更好满足小微跨境电商主体综合金融需求,助力外贸新业态发展,海宁农商银行聚焦政策、需求和业态,通过政银合作、务实创新、科技赋能,助力跨境电商成功“出海”。自获批浙江省跨境贸易高水平开放试点审慎合规银行以来,截至今年11月,该行为136家优质企业办理高水平试点业务10665笔,总计6.56亿美元。 
跨境贸易投资“流动变快”的背后,是我市中小微外贸企业跨境资金收付变得高效便捷。如某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年均收付汇超500万美元,业务呈现“笔数多、单笔金额小、频率高”的特点,以前要耗费5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现在付汇免提供资料,通过网银便可办理,大幅缩短时间。另有一家LED照明公司,公司年产6000万只灯具,90%销往海外。在开通试点业务后,企业跨境收付和融资精力大幅减轻,将更多时间聚焦产品技术攻关,之后成功取得智能照明的技术突破。 从案例可以看出,海宁农商银行在融资服务上的支持,不是盲目放矢,更侧重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该行专门打造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在完善组织机制、创新数字应用、扩大融资供给上下足功夫。截至11月末,已授信支持全市科创企业培育库名单内企业743户,服务覆盖率64.47%,其中贷款支持662户,贷款余额120.74亿元,规模位列全市金融机构首位。 对于初创期科创企业轻资产、无抵押物等现实情况,海宁市农商银行还与海宁市人才科创集团、嘉兴市融资担保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科创金融风险池,提供总规模最高12亿元融资担保服务,用“政保科技贷”有效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截至11月末,该产品已落地10户,落实2670万元。在更长的时间维度,海宁农商银行推出“小微成长贷”“科创易贷(鹃湖科易贷)”等多款针对性产品,主动向科创企业推广无还本续贷,打通融资堵点和卡点,减轻转贷成本。截至11月末,办理科创企业无还本续贷370户、58.05亿元。 
这些问题的解决,背后是“扫地僧”工作法的持续运用。海宁农商银行积极探索“党建+企业”结合点,依托“全员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搭配数字化应用,从“愿扫、能扫、长扫、尽扫”四个维度构建全域数字网格服务体系。 自推行“扫地僧”工作法后,海宁农商银行开展企业走访超万户,共支持小微企业5483户、435.78亿元,支持科创企业675户、122.76亿元,为全市1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76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23亿元……清风化雨润无声,为海宁本土企业发展、经济复苏带来了“及时雨”。 遥望小微企业长远发展,下一步,海宁农商银行将持续丰富信贷产品,增强便利化服务供给,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可持续的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