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排水管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 维持着城市水环境的清洁和安全 海宁市地下排水管道总长1800多公里 在环境复杂、不便人工的地下 要如何“把脉”管网的健康? 近年来,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 因精准、高效、非侵入性等特点 深受行业青睐,已在我市得到广泛使用 
近日,在长安镇汉帛路的一处窨井盖前,工作人员正对管道进行“体检”作业。进入排水管道的“主角”,是一台中车型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它配备了高精度摄像头、照明设备,可精准识别雨污混流、积垢、侵蚀、破损乃至结构失稳等问题。 工作人员将机器人与电缆相连,再通过平板遥控指挥,透过机器人的“眼睛”,管道内状况一览无余,很快找到了破损的裂缝。在地面上,还有工作人员手执GIS测绘仪,把现场地理信息精准配套,后续将同步到海宁智慧水务平台上。 发布君了解到,像这样的机器人,海宁水务所属海宁钱塘水务有限公司共有3台,它们根据管道尺寸、作业环境分别“出场”,最远可行进100米。其中今年新引入的一台大车型CCTV管道检测机器人,可适应积水、淤泥等大管道环境开展作业,对于管道的分析也更精准,能清晰识别破损、障碍物等情况。今年以来,这些机器人已在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漫步60余公里,有效发现安全隐患600余处。 
“排水管线的巡检,需要实时有效的数据支持,所以我们引入了这些机器人,用来提升水务供排安全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海宁钱塘水务有限公司经营管理科工作人员陈彧介绍,当天巡检记录下的信息,将被汇总到溯源台账上,为修复和改造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并调配合适的资源完成善后处理。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俞砚峰 沈名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