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08/2024-84015 发文机关:市公安局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05-17 16:47
责任部门:市公安局 责任科室:公共关系办公室
所属栏目:其他服务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人 这样充电非常危险……

电动自行车是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近日,海宁盐仓一高层住宅发生一起火灾事故,经调查,就是因为业主违规将电动自行车的电瓶拆下,携带到家中充电所致。放眼全国,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导致的爆炸、火灾事故更是教训惨痛。

在此,为了避免悲剧发生,给大家再提个醒:

1.合理控制电动自行车充电时间。按照电瓶容量的大小,一般8-10小时就能完成充电,过充之后,充电器外壳温度持续升高,容易引发火灾。

2.千万不要把车推入室内,或者把电瓶拆卸下来带到室内充电,室内易燃品多,一旦起火,极易蔓延。

3.严禁私拉电线充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飞线”充电,电线经过暴晒、雨淋容易老化漏电,遇天气突变易酿成火灾。

4.切勿将电动自行车停放在楼道、出口等地方,一旦起火会直接阻断消防逃生通道。

5.不要盲目改装电动自行车,加装音响、照明等设施,容易造成线路负荷过载引发火灾。

6.不要购买和使用非标、超标电动自行车,容易增加风险指数。

此外,电动自行车也要加强自检自查,避免因车身、配件老化引发火灾及其它安全事故。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