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勇夺红旗奖!海宁如何乘势跃进?

发布时间:2024-05-02 10:10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一季度是全年经济的风向标,是实现全年良好开局的关键。一季度稳进向好,全年就有底气。在4月29日嘉兴召开的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工作例会暨一季度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会上,海宁以优异成绩,捧得一季度“互学互比互赛”红旗奖杯,实现了“开门红”。(点击此处查看此前报道>>

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种激励。红旗奖,聚焦高质量发展,选取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项目招引等10项重要经济指标,对嘉兴9个主体进行测算排名,得分最高的前三名获流动红旗奖。要拼抢,要亮剑,要拿实力和实绩说话,红旗奖的比拼,客观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发展。一季度的海宁,如何交出优秀答卷?下一步又该如何乘势跃进?

勇夺红旗奖,反映了海宁经济的成色。

一季度,从重点数据上看,海宁经济持续向好,表现得“稳”。GDP增长8.6%、全省第6,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5%、保持全省前列,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3亿元,均实现“总量嘉兴第一、增速进前三”。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产业依然作出大贡献。17大传统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3.8%,皮革、经编、家纺增速同比去年均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这不仅夯实了制造业基础,也让广大处在转型升级中的企业增强了发展信心。

从结构上来看,海宁经济动能强劲,展现出“新”。一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2.2%、20.1%、16.2%、15.9%,均列嘉兴前3。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11.73亿元、增长18.1%,均列嘉兴首位。

在打造经济新引擎、增强新动能的赛道上,海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放大“241”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比如,推动光伏产业向纵深发展,逐鹿储能领域。走进晶科能源海宁基地,可见车间内自动化机械手臂满负荷运行,全力保障光伏组件实现满产。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晶科能源成为首家组件出货量超210GW+的光伏企业,全球市占率15%。目前,晶科能源还在海宁布局了年产12GWh储能系统与12GWh储能电池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实现年营收150亿元,工业增加值26亿元。

工业是经济的压舱石。海宁是全省经济大市,一直坚持“工业强市”的战略不动摇,拿出一季度工业经济的亮眼成绩单,是以“大视野、大格局、大担当”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加快建设国际化品质潮城的题中之义、应有之为。从实际来看,海宁迈好了第一步,迈向了新台阶。

勇夺红旗奖,代表了海宁发展的拼劲。

高质量发展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海宁有着猛进如潮的气概,发展的底子厚、基础好,但如今早已不是架起几台机器就能一往无前的年代,要想在地区间全方位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有居安思危、居危思进的态度,要有先人一步、争先攀高的举措,还要有“星光不问赶路人”的坚持。

今年以来,海宁深入实施“创新提升年、改革突破年、项目攻坚年”行动,在今年2月19日召开的全市三级干部大会上,更是发出“企业为基、项目为王、招商为要”三支“响箭”,在全市上下树立“大兴企业、大干项目、大抓招商”的鲜明导向,力拼开局,力争突破。

借梯登高,让创新活力更旺。发展欲往高处,有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和厚实的人才资源最为紧要。今年以来,海宁在推进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过程中,落实“教科人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大学+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了一大批“创新引擎”。走进浙江大学国际科技园项目施工现场,可见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该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力争今年主体建筑结顶,是海宁崛起创新高地的缩影。此外,海宁还落实人才新政3.0版,一季度新增2000多名大学生、近百名硕博人才、数百名高技能人才,数量保持嘉兴前列。

快马扬鞭,让改革动力更强。发展要拼硬实力,也要有“软环境”,海宁突出服务理念和企业思维,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重点实施减负降本等30项举措,全市市场主体达14.68万户,增长10%、领跑嘉兴。如经济开发区为让园区企业享受更高效的“一站式”服务,成立了泛半导体产业企业服务驿站,服务事项涵盖了政务服务、社会事务、安全管理等多领域;如公安推出无人机智管平台,在经济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打造政府、企业、社会共建共享共赢的新生态,海宁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金名片。

政务无人机日常巡查

内引外拓,让开放潜力更足。海宁实施了招大引强攻坚行动,一季度完成招大引强项目12个,实际利用外资2.56亿美元、增长12.5%。为帮助企业拼抢订单,海宁组建了境外展会服务联盟,开展“出海拓市”行动,企业参加法兰克福家纺展等境外展会超过200家次,意向订单超6000万美元,完成出口178.3亿元、增长5.8%。今年以来,马面裙等国风穿搭潮兴起,海宁瞄准时机,结合“两化”改造,引导家纺企业购置新型设备,加快设计研发生产,马面裙面料产量占全国40%以上。

此外,海宁还扎实推进“十项重大工程”,推动重大项目再提速,文旅融合再深化,绿色低碳再发力,全域整治再推进,要素保障再强化,潮城大地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勇夺红旗奖,更是海宁跃进的标尺。

跨出开局的一步,跨稳全局的台阶。我们要想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还需拿出更大的努力,更好的举措,不等不靠,久久为功,全力拼经济、挑大梁。

比如要有只争朝夕的拼搏决心。锚定招大引强目标,完善招引模式,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全力推进有效投资,加快万凯新材料、钱塘冰雪世界、盐官音乐文旅项目等项目建设步伐,确保项目早落地、早产出,早日带动发展,惠及群众。

钱塘冰雪世界效果图

要有敢为人先的转型魄力。进一步发挥“241”产业链“链长+链主”制作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抓住行业回暖、“国潮”等风口转型发展。通过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现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转型升级。

正泰新能(记者 杨立超 摄)

要有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我们要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发挥好人才科创集团作用,深入实施“千博计划”、大学生归巢计划等,优化人才全链条服务,打响“潮城英才”品牌。

要有守护平安的攻坚办法。以平安建设20周年为新起点,我们要全力推进完成重点区域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补短攻坚行动,及时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加快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乘势跃进

时不我待

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个跨越

推动高质量发展

继续向前进向上冲!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胡晓琳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