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予企业创新活力,机器人技术助力生产线自动化升级,而智能制造引领高效生产方式变革。近日,天通凯立科技有限公司全球首条智能化磁性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意味着天通控股在电子材料产业领域的发展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走进位于黄湾镇的天通凯立科技的生产车间,只见AGV自动搬运车正运输着刚下产线的磁性材料成品镍锌前往自动立库,准备供往海外市场。整个运输过程无需人工,只要一条系统指令,就能实现百分百自动化。 
事实上,实现百分百自动化的不只是成品运输环节,企业的整套智能化磁性材料生产线只需配备硬件软件维护和巡检人员,整个送料、生产、检测、成品运输等环节都无需人员介入。正因生产线的高度自动化,它的生产效率将比传统技术装备提升55%左右。 
据了解,这是全球首条智能化磁性材料生产线,由企业自主研发,5月底刚完成调试。目前已正式投入量产,一天可产80多吨磁性材料。 
企业副总经理韩晓平介绍,产线研发采用全球领先技术,也结合了此前先进的生产经验,通过团队成员精心琢磨、反复论证,才成就了领先全球的尖端科技。“从材料的工艺设计中,我们考虑高端材料的精益生产,由以往一对多或多对一的常规生产模式,改为一对一、点对点生产,使得生产过程中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能被及时发现并快速解决。”韩晓平说道。 
除了自动化的生产和搬运方式,产线采用在线实时质量管控模式,以及一系列数字化管理软件,使得各类数据实时呈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效率,进一步保障了产品的高性能和高合格率。 
天通凯立科技是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也是天通控股“十四五”期间在高端磁性材料领域新的战略布局。 在生产方式上革新,这在天通已不是第一次。早在2019年,天通就启动了国内首条智能化软磁生产线。加大对材料研发、生产制造、新产品开发、产品品质等一系列平台的升级创新。 
“智能化产线,并不只是减少几个人,实现自动化生产那么简单,而是要利用智能化手段生产行业领先、稳定优质的产品。在如今行业内卷的背景下,我们希望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就对研发创新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韩晓平说,如今企业设有独立的研发楼,研发团队也正不断吸纳新生力量,一方面聚焦现有产品的更新迭代,另一方面致力非晶、纳米晶等金属材料的创新研发。这正是企业用科技创新为新质生产力蓄能聚力的一个缩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