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我市1-5月规上工业“成绩单”出炉 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147.17亿元 其中 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204.69亿元 同比增长14.4% 位列嘉兴第一 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意味着自今年以来,我市工业经济延续向好态势,工业企业抢订单、拓市场等预期不断回升,奋力冲刺“半年红”。背后,是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大规模设备更新等多重因素在拉动牵引。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1-5月,我市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增加值64.82亿元,同比增长15.1%,为工业生产增添新的动力。 
在位于长安镇、高新区的海宁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宁同维”)生产车间,机声隆隆、生产繁忙,工人们正加紧赶制订单。“今年开始,我们有一款800G硅光交换机投产,作为业内一款较为重要的迭代产品,正逐步释放新增产能,让企业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生产势头。”海宁同维总经理王宏说。 
据介绍,海宁同维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产品提供商——共进电子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通讯设备的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是路由器和交换机,于2023年投产、同年入规,去年全年产值实现6.48亿元,预计今年产值在7.5亿元左右。 同样,天通凯立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手握大批量订单。2021年起,企业通过自主设计,与国内设备生产厂家合作启动了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的改造提升,并在今年建成了全球首条智能化磁性材料生产线。“数智”能力的提升,不仅将生产效率提升了55%,企业销售额也从1月份的1300万元增长到了5月份的1800万元。 如果说,以光伏、泛半导体为特色的数字经济核心制造业,构成了海宁工业经济发展的“新”;那么,皮革、经编、家纺等八大传统优势行业,则是海宁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大底色,其转型升级更是为新质生产力带来“最大增量”。 以浙江亚东机械有限公司为例。近年来,企业紧抓户外运动的风口,对设备进行升级改造,让染机更适合户外服饰面料染色,很好地满足终端客户需求。去年,企业产值较上年增加30%。今年,企业计划投资1.7亿元打造智慧工厂,将异地新建2个智能化车间和一栋研发大楼,还将引入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和智能物流,提高产能和品质。亚东机械副总经理韩敏祺介绍到,目前智慧工厂设计已完成,各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 眼下,今年即将过半,经济运行也将迎来“期中考”。海宁将继续坚持“稳增长、拓项目、促转型、优服务”的发展战略,以企业为基,全力推动工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同时,通过扩大技改项目储备、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培育优质企业,加快新质生产力的打造,推动海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奋力夺取“半年红”。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林佳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