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电费比外面便宜!海宁这个小区实现“充电自由”

发布时间:2024-07-13 17:17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字体:[ ]


7月10日,来到海洲街道双凤社区双凤公寓5幢居民楼下,记者看到了新启用的集中充电桩和防雨棚,已经有居民在此处停放电动自行车,成为小区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有了这个雨棚,电动自行车就不怕日晒雨淋了,大家充电也更安全了,真的太贴心了!”李阿姨是双凤公寓高层居民楼的一名业主,她告诉记者,知道小区新设了充电桩后非常高兴,而且电费还比外面便宜,大家都很愿意配合使用。

海洲街道辖区内有44个高层小区。高层小区大量存在架空层停放电动自行车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为深入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破解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预防和遏制相关火灾事故的发生,今年以来,海洲街道在辖区内积极开展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治理行动和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突出风险专项整治行动,针对高层、多层建筑的充停场所进行改造升级,让居民实现“充电自由”,也为小区安全加上一把“安心锁”。

“海洲街道依据实际情况决定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主要针对高层住宅小区开展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的规范化建设,双凤公寓就是其中的一个试点小区。”海洲街道党委委员羊一帆介绍。

据了解,双凤公寓位于江南大道北侧广顺路西侧,小区始建于2018年,共有19幢居民楼,其中包含高层9幢、多层10幢,是典型的高层住宅小区。随着入住率的不断提升,小区内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高层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和多层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问题,不仅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更给小区的消防安全带来了隐患。

为了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隐患,双凤社区曾想过很多办法,巡查、劝导、罚款……但效果均不佳,常会陷入“治反复、反复治”困局。“还是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才能彻底清除隐患。”有了这个共识,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全面摸排,摸清电动自行车停放点和居民对充电设施需求的基本情况,并按照“一区一策、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治理方案。

今年年初,在海洲街道指导,双凤社区牵头,双凤公寓全体业主大会投票决定之下,最终确定了将地面及地下几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规划成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安装集中充电桩,同时引入第三方公司进行建设和后期运维,推动电动自行车充停场所规范建设的工作。

如今在双凤公寓,高层区域由地下车库增设11处充停场所,多层区域本着便民、利民、安全、可靠的原则在地面增设3个集中充电站,共计31套充电装置、300个充电口。集中充电桩将于7月中旬正式投入使用,每个点位可以容纳20辆电动自行车同时充电。同时为避免电动自行车长期遭受日晒雨淋,还贴心地加装了具有阻燃功能的新型防雨棚,既让居民实现“充电自由”,又让居民逐步自觉养成规范、安全的充电习惯,提高安全意识,守好城市安全底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集中充电桩后期的长效管理中,双凤社区还借力“三方协同”合力。“我们委托了物业公司参与整个充停场所的日常规范化巡逻与管理,加大居民电动自行车违规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的巡查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整治违规停放充电行为。”双凤社区党总支副书记张峰告诉记者。同时,社区还发挥居委会、业主代表、物业公司基层组织作用,调动社区党员、志愿服务队、楼长等社会力量,建立了“网格-小区-楼栋”网格化管理模式,形成问题隐患立即报告、现场处置、上门宣传、跟踪督办等工作机制。

双凤社区用心倾听、用情化解,整合资源,全面收集民意,三方出谋划策,快速落实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行动,真正解决居民“身边事”,提升居民幸福感。未来,社区将始终坚持党建统领,紧密围绕居民需求,提升服务效能,团结起社区、业委会、物业的“三方联动”力量,深化协调共治机制,持续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让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