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稳赚不赔!海宁这个村的“共富模式”太吸引人了

发布时间:2024-07-17 16:48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夏日炎炎,酷热难耐。近日,许村镇杨渡村联建共富工坊项目火热开工,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打桩机高速运转,挖掘机挥舞着钢铁巨臂来回摆动,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施工人员正头顶烈日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不时用毛巾擦着脸上流淌的汗水。

这是杨渡村继光伏绿电项目、农业标准厂房共富工坊后,在深耕共同富裕道路上蹚出的新路子。

据了解,杨渡村联建共富工坊项目位于征迁安置区块二期北侧联建厂房旁,总占地面积2018.07平方米,建筑总面积8126.11平方米。目前,杨渡村村民联建共富工坊已开始打桩,建成后将以村集体土地建设厂房、厂房出租的形式开展运营,预计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150万元左右,带动周边近百人增收致富。

“新建的共富工坊所在的区域,原先是一块闲置的土地,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地理位置优越,物流运输便捷,与周边联建厂房相邻。连片厂区的开发建设,有利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厂房租赁效益将更为显著。”杨渡村党委书记汤森强表示。

除了工业共富工坊外,杨渡村还发挥省农科院所在地优势,深化村院项目合作,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打造出占地32.8亩的农业标准厂房共富工坊。项目由村委出资建设,农科院承租村集体土地,每年向村付租金10万元,村里的低收入农户还可以贷款或自筹资金的方式投资入股,获得每年5000元“稳赚不赔”的收益。目前,基地里还吸纳周边10位农户参与日常种植、灌溉、打理等工作。

站在共富工坊外观望,40个高标准大棚整齐排列,看似与其他农业大棚相差无异,实则里面暗藏玄机,铺设的6132米灌溉管道,精心呵护西兰花茁壮成长。投用近2年来,西兰花育种成效显著。“凭借研究所较高的种植水平,基地的西兰花病虫害较少,营养价值更高。等到西兰花成熟后,我们会将部分西兰花送给村民,让大家一起品尝共富硕果。”省农科院蔬菜所相关负责人顾宏辉说道。

据了解,该基地还是国家西兰花(青花菜)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和国家自然基金等的重要试验地之一,挑起西兰花种业进口替代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任。现种植15个品种,每年将生产西兰花(青花菜)等种子250公斤,推广种植3万亩。

事实上,杨渡村农业标准厂房共富工坊只是村院合作,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前不久,在杨渡村的牵线搭桥下,省农科院分别与许村镇李家村共建“共富稻虾”合作基地项目,翁埠村共建“共富果园”合作基地项目正式签约。

共建单位将在共富项目、人才培育、科技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通过党建联建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建,携手打造示范型、区域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样板。

无需投资任何资金,无需花一分钱,无需贷款,每年就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天底下真有这样的“好事”吗?答案是有的,杨渡村“千家光伏绿色共富”项目确有此事。

为加快推进光伏发电应用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有效助力乡村实现绿色低碳共同富裕,2022年底,杨渡村“千家光伏绿色共富”项目正式启动,如今已有200多户农户惠享阳光收益。

“农户可以通过住房加生产用房以屋面投资的方式参与光伏,不仅可以享受到了清洁能源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每年还可以增收2000-3000元。”汤森强表示,接下来,杨渡村将持续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加码助力,以深化乡村改革的创新之举助力强村兴产、富民增收。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顾雨晨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