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大暑后,气温持续飙升,咖啡和梨汁都是人们喜欢的消暑饮品,如果将两者融入一体,会产生什么样的神奇效果?现在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眼下正是梨子上市季节,我市梨子专业村和咖啡店合作,成功开发出了这款新型饮品,颇受市民欢迎。 
7月22日下午3点多,在市区联合路上这家咖啡店,店员正忙着处理刚接到的一拨订单,店里当天刚推出咖啡和梨子搭配榨出的饮品,让顾客争相下单尝鲜。 “没想到上这个新品第一天,就有很多人愿意尝试,而且喝过后说好喝。”大鹅咖啡店店主郁人杰高兴地说,“当初大家跟我说能不能把梨子和咖啡结合在一起?我就觉得很有创意。” 店里上新的三款梨子与咖啡结合的饮品,分别是冷萃、美式和“甜金金”。以冷萃为例,用的是新鲜脆梨,咖啡豆要提前一个晚上泡好,这样做出的冷饮口感最佳。巧妙去除了咖啡的涩味,又有梨子的鲜甜,而店里用的梨子,全部由袁花镇梨园村供应。 
梨园村是我市响当当的南方梨种植专业村,面积近3000亩,村里还建起了10个冷库,今后村里专门给咖啡店供梨子,市民就不愁喝不上梨子口味的咖啡了。“我们村的梨园有30多年了,面积肯定是大的,所以在供应上绝对没问题。”村党委副书记许思倩说“冷库储存,大概可以保存到12月,如果想尝到最佳口感,建议在中秋节之前。” 村里供应的梨子是翠冠和翠玉,都是我市“海昌蜜梨”的看家品种。我市是全省梨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了鲜明地域辨识度和较强的品牌影响力。据史料记载宋朝时海宁就已经产梨,目前梨园面积1.2万多亩,年产梨超过了2.4万吨。2021年,“海昌蜜梨”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农产品地理标志,去年9月又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然而“海昌蜜梨”作为浙江“十佳梨”,一直以来销售模式却比较单一,每到梨子成熟季节,梨农主要依靠合作社集中批发销往外地。今年梨子成熟前,市农业农村局围绕“一县一品”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为梨子专业村和店家牵线搭桥,开发出了梨子深加工的全新饮品,双方并建立起了长期合作,将根据市民喜好不断研发新品,探索出可持续、可复制的好经验,将“海昌蜜梨”这张金名片擦得更亮。 “把海宁的特色海昌蜜梨融入进去,提升了蜜梨的品牌和它的附加值,下一步也能更好地拓宽蜜梨的销售渠道,增加梨农的收入。”市农业农村局产业科科长孙海燕说。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丨董维刚 沈名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