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当前位置:首页
>> 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4-08-13 16:13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市府办政务督查科字号:[ ]


名 称: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43号提案的答复
答复情况:

盐官镇委员履职小组:

你们在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的提案《关于加快音乐文旅项目周边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海宁市深入全面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出台《海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海宁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及《海宁市推进全域旅游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海政发〔2022〕25号)等政策支持,同时,注重盐官音乐文旅项目周边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在盐官音乐文旅项目开放后,通过项目的龙头引领,带动周边乡村旅游发展。

一、持续强化融合发展的整体性平台

以“观钱塘大潮”文旅金名片提升、户外运动之城概念推广为重点,精心打造文旅品牌,设计推广具有故事性、场景款、沉浸式、定制化的精品线路、体验产品,大力推动潮城海宁LOGO、口号、潮宝等进景区、景区村庄等,提升知名度。一方面加快编制完善《海宁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专项规划》,始终坚持和突出“一廊一城一带”旅游发展格局,重点突出“一廊”的核心引领地位,将百里钱塘打造成为国际旅游长廊和全球著名户外运动基地。结合“一城”(志摩故里·硖石)及“一带”(大运河诗路文化带),着力打响“365”品牌。围绕“3”即三个城:海宁是文化名城、时尚潮城、户外运动之城;“6”即六个看:到海宁体验“文化名城”就是看古城、看名人、看非遗,“时尚潮城”就是看潮水、看风尚、看美食;“5”即享受户外运动之城的5个运动项目:跑(骑)氧道、住露营、打高尔夫、学飞行、玩冰雪。实现“潮城海宁”全域融合发展,推动文旅体产业发展走在全国百强县前列。另一方面推进“168”文旅业态布局。以海宁百里钱塘国际旅游长廊为核心,构建“一廊六景区,一潮可多看,乐游八项目”的业态布局。在现有盐官观潮景区的基础上,谋划推进或完善提升塔山坝源头潮景区、梁家墩交叉潮景区、大缺口观潮景区、胡家兜观潮景区、老盐仓回头潮景区,形成6大沿江观潮景区。打造“观钱塘大潮、跑百年氧道”、“游盐官古城、赏世界音乐”、“住江畔民宿(露营)、听钱塘夜潮”、“学空中飞行、瞰钱塘美景”等8大户外休闲旅游业态。推进露营及民宿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推动盐官音乐文旅项目周边乡村发展民宿露营等产业。

二、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的系统性认识

加快文旅与农业农村的深度融合,是文旅体领域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聚焦全面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深入挖掘海宁乡村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突出乡村烟火气和乡愁记忆,进一步推进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在新一轮全域旅游促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政策中加大对农文旅体融合的支持力度,用足用好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用地政策,积极打造农文旅体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将美丽环境转变为美丽经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财富,促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发挥好《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工作实施管理指导意见》,开展职业经理人招聘工作,为乡村农文旅融合提供人才支撑。

三、全面优化融合发展的协同性服务

以景区村庄为基础,农文旅体联动,点线面协同,全面推进“品牌创建、环境创优、文化创新、运营创效、模式创造”乡村旅游五创行动,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全要素的农文旅体融合新样板。在品牌创建上,以“钱塘宿集”为抓手做精乡宿,以“潮味十碗”为抓手做美乡宴,以“海派好礼”文创为抓手做丰乡礼,以年轻态、时尚范的大众业态、创意业态为载体做特乡趣。特别是进一步打响跑(骑)氧道品牌,充分利用百年氧道这一独特资源,举办马拉松、骑行大会等,扩大影响力;在环境创优上,深化推进“微改造,精提升”工程,全面推进高等级景区村庄提升,实现体验精致、环境精美、设施精良、服务精心、管理精细。激活“10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效能,品质化建设新型公共文旅体空间。在文化创新上,加大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转化力度。加快打造“文艺赋美”工程乡村版,推出“村晚”“村秀”“村超”“村趣”“村赛”等乡村场景。在运营创效上,突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农民主体地位,重点培育打造一批乡村旅游运营师、运营团队、运营示范点、运营品牌和优秀村支书,不断打造文旅复合型人才队伍。探索创新乡村旅游运营模式,优化营销传播矩阵,“变流量为留量,变网红为长红”。在模式创造上,推动形成品牌运营型、景区景点型、农业休闲型、文化赋能型、共富增收型等多种乡村旅游模式,形成农文旅多元投资、多元经营的发展模式。

最后,再次衷心感谢你们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真诚希望你们今后多提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5月24日    

(联系人:殳浩,联系电话:)




网站地图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版权保护 | 隐私安全 |
主办单位: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海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
浙ICP备14012341号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建议IE7.0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