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周王庙镇赵家桥桥梁主跨吊装施工中,无人机首次成功应用于我市航道执法监管。市交通部门介绍,今后我市交通执法将常态化使用无人机,构建起智能高效监管新模式。 
8月14日上午,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执法人员携带无人机,来到了嘉兴内河港海宁港区星光作业区。通过空中巡查,确认施工方完成了整改,在杭平申线航道两侧竖起了醒目的施工警示牌,提醒过往船舶小心避让。 执法人员介绍,8月6日,在辛江塘周王庙镇赵家桥桥梁主跨吊装施工中,这台无人机配合水上交通执法人员,出色完成了封航任务,及时发现指挥现场每一艘船舶安全撤离或锚泊等待,保证了航道上方桥梁施工顺利进行。由此,也拉开了我市无人机辅助水上交通执法的序幕。 和传统监管手段相比,无人机通过高空快速巡航,实时采集作业水域的水文条件、通航环境等动态信息,极大提升了交通执法监管效率和精准度。为此,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构建多维度执法模式,将无人机这一现代科技利器引入了水上交通管理领域,对飞手进行培训,正式上岗执法。 “赵家桥新建工程项目中,我们首次使用无人机,发现了我们以往检查中的一些盲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接下来,我们计划常态化使用无人机,把它运用到交通行政许可日常监管和日常行政检查中去,让我们的执法变得更高效、更智能。”市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执法安全科科长章静艳表示。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董维刚 张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