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宁市围绕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自2023年4月引进落地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宁国际创新中心以来,持续深耕校地合作、壮大科创集群、提升产业创新,全力打造国际合作创新示范区。 一是深根科技人才,激活发展潜能。与清华长三院签订《共同推进“深根计划”合作协议》,围绕招引高端人才、建立持续稳定的人才资源导入模式,促进科研力量与本地产业资源相结合,已累计申报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2人,助力引育半导体、生命健康、AI智能等尖端领域高质量人才项目10个。如引入智慧实验室净化板与艺术墙板项目,与该市企业合作开发智慧实验室板材,产品运用领域从家装提升至医用实验室领域,可形成年产1000万m2智慧实验室净化板与艺术墙板的生产能力。 二是加速科创对接,推动产业革新。围绕海宁优势产业、优质企业等,依托海宁国际创新中心,畅通与清华大学的技术交流合作桥梁,牵头举办“潮起东方.赢在海宁”创业大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等科创主题交流活动8场,组织海宁企业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东京海纳孵化器、深圳清华研究院等国内外高端研发载体考察5次,促成、续签合作项目2个,持续推动清华系项目转化、成果落地,扩大海宁品牌影响力。如今年6月,总投资10亿元、年产值超过50亿的氢华氢燃料商用车项目签约落地,该项目由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院长黄开胜博士发起,项目团队均来自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开拓了海宁在新能源领域的新赛道。 三是强化科研赋能,做深企业服务。深挖产业痛点与需求,增强校地、校企合作粘性,签约引进欧洲华创会、德国华人科技工商协会等2家海外协会,围绕海宁皮革、经编、家纺等传统优势形成调研发展建议书5篇,助力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发展建设,服务项目招引、落地、投产等“终身成长”。今年以来,累计走访调研海宁企业、平台35家,收集获得企业需求信息50余条,并形成闭环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