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让许村设计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发布时间:2024-09-02 17:50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忙,实在是忙。”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海宁许村设计工作者过去一个月以来的感受,“忙碌”大概率是最高频的字眼。

从许村人“家门口”的海宁秋季家博会无缝衔接上海秋冬家纺展、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海宁中国家纺城设计总监、时尚面料创新中心负责人贺荣以及他的设计团队马不停蹄,连续一个月四处参展,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

“忙”声一片,亦令我们倍感欣慰。从忙中,我们看到了信心。信心从哪来?也许是许村原创设计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大家见面,“许村国际时尚中心”这块招牌也被更多的国内外客商认可。

四年前,海宁中国家纺城与浙江理工大学成立时尚面料创新中心。四年来,中心与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等多所高校以及数十家纺织企业建立合作,开发了2000多款面料,让这里无疑成为了设计趋势的风向标。

在时尚面料创新中心展厅内,织锦装饰画、真丝屏风、剪花围巾、高端国潮时装,有的华美雍容,有的则端庄娟秀……“时尚面料创新中心的出品既保留了传统的织锦、绸缎等面料,又加入了现代化时尚表达,能够为接下来厂家面料创新、服装设计和风向捕捉等提供样本借鉴和灵感启迪。”贺荣说道。

自去年马面裙大火以来,我们不难发现,许村作为供应链原产地平台,这里并不缺乏好的设计,愿意来的人才也着实不少——

如“95后”小伙童鼎浩和林懿带着合作创立的汉服企业“菁华宝裳”落户许村,致力于解决汉服设计和工艺之间的转化问题;曾荣获中国十大新锐设计师奖项的设计师宋楚怡也带着个人品牌CINDY SOONG来到许村,开启第一次新中式女装的尝试……

如今,在这片热土,我们欣喜地看到设计在赋能家纺、服装产业中有着更多的可能。当然,许村也笃定认为人才需要引进,更要自己培养。

23岁的浙江台州姑娘钟若旖这个暑期很特别,今年本科毕业后,她如愿考上了中国美术学院纺织与服装设计专业的研究生。暑假期间没有选择回老家休息,而是选择来到海宁许村实践。谈及为何选择来许村,她表示,在这里可以让她的创意想法落地。

钟若旖口中所说的,是今年五月在许村镇杭海数字新城揭牌成立的杭师大美院高端设计师孵化研究中心。人才孵化中心通过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合作,积极培养年轻一代的设计人才,为许村时尚产业发展提供新生力量和智力支持。

“我本科的毕设作品就是在孵化中心落地的。”钟若旖告诉记者,她的毕业作品是反映良渚农耕稻作文化主题的一块面料。“从拿着自己设计好的纹样与工艺组织师傅沟通纱线原料、机器织数,再与源头工厂进行生产对接,每一步都是在校园里接触不到的,在这里可以将学校课程实际转化为一个商业项目,研究生毕业后,也会考虑留在这儿。”

对于许村的设计师,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设计素材。梅兰竹菊、青铜纹饰、瑞兽生肖……而这些新中式元素,也正被她们设计师带到全球最流行、最前沿的舞台去表达对时尚的态度。

这几天,海宁邑铭歌服饰有限公司的设计师们特别兴奋,因为9月底企业将第一次走出国门,去巴黎参加展会。“一共要设计20件概念款香云纱女装去巴黎参展,当然也会带上一部分日常款。”唐婷从事设计10多年,她告诉记者,概念款的衣服通常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而非实用性。眼下,她正在为一件香云纱马甲的纹样填色,随着触控笔的线条在平板上滑动,仿佛把文物雕在衣服上一般,实力演绎东方美学。

平台好、环境佳、资源丰富,多方面优势相互叠加,让千千万万的设计人才闻声来到许村,成长在许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许村共有2000多位设计师,成为四方设计人才的逐梦之地。接下来,许村镇也将全力为设计师营造良好的创作空间,全力打造“设计师友好型”小镇,让许村设计叫响全国、走向世界。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虞思元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