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2025年,海宁要在八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5-01-13 16:00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字体:[ ]

勇立潮头谋新篇。2025年,海宁开局即奔跑,铺展实干的生动画卷。但实干不是蛮干,要有方向,更要有着力点。日前召开的市委全会为海宁做好2025年工作,指引了方向,提出了明确要求,并且号召人人争当新时代新征程“弄潮儿”,推动重点工作实现新突破。具体而言,有八个方面。

要在争政策抓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稳投资就是促发展,对海宁来说,就是要全力推项目,撬动工作量、实物量、投资量“三量齐升”;大力招项目,坚持工业、服务业、农业、科技人才招引齐头并进;奋力争资源,紧盯政策支持新赛道,继续谋划一批事关当前长远、事关全局根本、事关跨区域跨周期的重大项目。

要在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上实现新突破。产业是海宁的一张金名片,如何擦得更亮?就是要打造“教科人”一体化发展标杆,提升科创平台建设质效,壮大科创企业梯队;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全力稳定工业“基本盘”,优化传统产业“33条”政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强数字时尚、科创文旅、数智贸易3大省服务业创新发展区。

要在提升传统消费扩大新型消费上实现新突破。消费是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通过解除“后顾之忧”来提升重点群体的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要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积极培育首发经济、假日经济、体验经济、谷子经济、夜间经济等新模式;要打造文旅体娱产业消费新增长点,擦亮“盐官潮乐之城”“志摩故里·硖石”两大金名片,打响“潮”IP、“志摩”IP。

要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比如老城复兴要谋划好一批项目,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注入文旅文创新动能;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要落实好中央一揽子政策,积极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大“好房子”供给;推进城乡一体融合发展要以全域土地整治、规划调整、城郊融合搬迁撤并等为抓手,推动解决农民建房,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要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突破。比如在重点领域谋划推进一批重要改革举措,打造更多改革成果;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方面,完善为企服务体系,深化企业降本增效举措,增强产业政策支持精准性、兑现及时性;在推进高水平开放发展上,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争创国家级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保持外贸稳量提质。

要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上实现新突破。要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常态开展排查整治。还要谋划实施生态环保补短项目,注重源头治理,谋划资源循环项目,建设“无废城市”。更要争当绿色低碳转型示范,打造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先行县和省低碳试点县。

要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上实现新突破。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谋划打造更多群众增收平台,拓宽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持续抓好公共服务“七优享”工程,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化合作办医。促进精神富有,建设“公共文化共同体”,打响“全域文明”“运动海宁”品牌。

要在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海宁法治海宁上实现新突破。坚决打赢维稳安保硬仗,切实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深化安全生产治本补短攻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4135”消防救援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深化党建引领“潮城善治”,擦亮“西山经验”基层治理品牌,深化政法领域改革试点。

八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就是我们实干的八个着力点。只有脚踏实地把每一件事办好,兢兢业业把每项任务完成好,才能奋力交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高分答卷。


评论员 | 钱江平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