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海宁首个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5-01-20 15:19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近日,第二批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楼宇名单公布。中国(海宁)泛半导体产业园凭借出色的产业布局、强劲的创新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成功上榜,这是海宁首个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区街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

自2016年海宁经济开发区启动泛半导体产业引育工作以来,这片土地便开启了一场深刻的产业变革。主动告别传统产业布局模式,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将目光聚焦于科技创新,致力于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努力把数字经济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

如今,走进泛半导体产业园,一幅蓬勃发展的产业画卷徐徐展开。园区占地约5.08平方公里,已成功吸引132家企业入驻,其中主导产业企业69家,数字经济企业66家,数字经济规上企业31家,共同编织起一张紧密且富有活力的产业网络。

在产业布局上,园区形成了以集成电路、智能光伏等数字经济为主要导向的完善产业链。从初创区块到多组团协同发展,园区不断拓展壮大。第一组团的一期,规划用地1170亩,建筑面积120万立方米,分五期建设,吸引了天通、中国科学院微电子所、拓荆键科等众多知名企业和项目入驻,各期项目功能明确,涵盖生产、孵化、研发等多种功能;乐派芯园作为产城融合亮点,打造了“三生融合”的发展新样板;第二组团的智慧港科技产业园,规划用地4650亩,通过对低效土地的再利用再开发,已引入万物工场、至纯科技等多个项目,为园区发展注入新动力。

创新,是泛半导体产业园发展的灵魂所在。园区内已汇聚20余个科创平台,UP+IDEA省级众创空间、浙江省新型信息材料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以及各类省级研发中心和省企业研究院等,宛如一颗颗创新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此外,海宁集成电路与先进制造研究院、海宁长三角空天动力研究院均已落户园区,还成功吸引了五个国家级人才(团队),为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搭建了坚实桥梁。截至目前,省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已达6个,其中功率型铁氧体生产技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完善的配套服务如同温暖的阳光雨露,滋养着园区内的每一家企业。在生态链配套方面,园区企业享受全生命周期服务,从企业的初创孵化到成长壮大,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和专业服务,涵盖工业社区、人才招引、产业链协同、项目专班、产教联盟和金融支持等多个方面。在生活配套方面,园区充分考虑到企业员工的生活需求,建有11栋人才公寓,可容纳1600余人居住,配套4处专业智能化食堂和3处运动中心场馆,解决了企业员工的生活后顾之忧。

在数字化建设上,园区构建完备数字化基础设施,引领企业生产走向智能化、网络化与数字化。其综合体展厅运用数字孪生技术,逼真呈现芯片数字车间,彰显园区半导体领域的发展成果。同时,智慧餐厅、智能化会议室等设施一应俱全,智慧大脑平台作为“智慧中枢”,涵盖集成监测、设施运维等功能模块,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分析,实现资源全方位监控与高效管理,能及时化解问题风险,保障园区稳定,还可为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优化运营策略与资源配置,增强园区竞争力。

此外,园区联合绿城集团打造的数智经开平台,以招商为突破口,融合数字孪生、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打通多体系,将招商信息和资源整合进一张“图”中,实现园区管理服务的数字化、智能化、协同化,推动“云招商”模式发展,全面开启智慧招商新模式。

自建设以来,园区先后获得了省级数字化示范小微企业园、省“链长制”试点单位、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省第三代半导体未来先导区、首批浙江省高能级战略平台等一系列重要荣誉,这些荣誉既是对园区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激励园区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泛半导体产业园将以获评省级数字经济产业园为契机,继续坚守初心,砥砺前行,不断深化产业发展,强化创新驱动,优化配套服务,提升数字化水平,携手园区内的企业共同续写更加精彩的篇章。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李怡垚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