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精准把握春节后企业用工荒形势,瞄准企业复工复产中产业人才短缺的难点问题,不断推动政务公开和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摸清企业用工需求,搭建产业人才招引桥梁,开展“开工第一课宣讲”,全力以赴保障节后企业用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数778人,新增大学生人数1567人。 一是立足抢早抓实,排摸企业用工需求。为提早精准掌握企业缺人情况,元旦前就通过线上线下宣传,启动企业用工需求调查,着重结合134家省级、365家县级企业用工监测情况,深入开展海宁市“暖企行动”,通过上门走访、线上监测等方式全面、动态排摸企业用工、缺工等情况。建立“一企一专员”的申报制度,每家企业指定一名熟悉业务和责任心强的人员作为企业用工动态监测联络员,加强与监测企业的联系与沟通,“点对点”做好企业用工监测,建立企业用工需求库,针对性解决企业缺人问题。调查以来,累计排摸企业春节前后用工缺口8886人,其中普工6604人。 二是搭建引才桥梁,满足企业招工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发布招聘行程,鼓励企业报名参与招聘。带领我市重点缺工企业组团赴云川湘地区跨省“摆摊”招聘产业人才,与劳务协作地联合发布劳务输出“直通车”企业名单,聘请“老带新”企业员工招引大使,全力推动东西部劳务协作工作。今年春节前后共带领我市20家企业参与了10场省外现场招聘及劳务协作对接活动,共计吸引云川湘地区3万余人参加,发放各类宣传册10000余份,最终达成就业意向近1700人。本地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现场招聘8场,参与招聘的求职者7000人次,达成初步就业意向近2000人。 三是开展政策宣讲,保障企业留工渴求。借助基层人社治理“三支队伍”,开展“开工第一课”活动。面向劳动者的,以播放授课视频形式开课;面向企业的,以实地现场上课形式开课。课程聚焦企业用工和劳动者就业过程中对人社法律法规政策“不知道、不了解、不掌握”等难点痛点问题进行集中开课,切实为广大企业和劳动者提供政策咨询、用工管理、权益保障方面的服务,引导劳资双方树立“企业关爱职工、职工热爱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意识。春节以来,共开课26场次、服务企业624家,服务劳动者近320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