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复工复产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历来也是生产安全事故多发易发期。为提升安全生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管理能力,决定在全市开展“开工第一课”安全生产专题培训。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企业负责人、一线员工安全责任意识和安全知识为目标,以“五个一次”宣传教育活动为主线,分级分批组织企业负责人和一线员工开展“开工第一课”安全生产专题培训(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培训班、签订一次安全生产责任书、完成一次应急逃生演练、观看一次安全教育警示片、参观一次安全宣教体验馆),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主要举措
(一)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培训。各镇(街道)组织一次辖区内联村(社)干部、联企网格员、规上企业负责人、应急办全体工作人员参加的安全生产培训班或安全生产大会,围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基本任务清单》,以典型安全生产事故教训、案例分析及复工复产“必做必备”措施为重点开展培训。企业负责人要同步在本企业开展开工第一课培训,围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基本任务清单》十条要求对照自查各项准备工作的到位情况,并通过观看安全事故警示教育片,开工前安全交底,新员工安全培训等形式,对全体员工开展复工安全生产教育。
(二)签订一次安全生产责任书。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督促落实企业内部分级分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
(三)完成一次应急逃生演练。企业在复工复产期间组织一场逃生演练。演练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演练提高企业员工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应急应对能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四)观看一次安全教育警示片。围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基本任务清单》制作安全教育警示片,并在2月7日上午10:00组织线上培训(具体直播链接另行通知)。各镇(街道)在安全生产培训班或安全生产大会上组织观看,并将教育片传达至辖区内所有企业学习。
(五)参观一次安全宣教体验馆。各镇(街道)依据辖区内企业特点,于2025年2月28日前完成组织企业就近参观安全宣教体验馆,学习安全管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防范、生活安全常识、自我保护和应急救援逃生措施等知识。
三、工作要求
(一)专题部署,统筹推进。各镇(街道)要结合辖区内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对“开工第一课”活动进行一次专题部署,因地制宜组织好活动。
(二)及时跟进,加强服务。各镇(街道)联企领导,应急办工作人员、联企网格员要主动参与辖区内生产经营单位自行开展的“开工第一课”,围绕《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基本任务清单》,提出针对性服务指导。
(三)加强宣传、浓厚氛围。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本次教育活动,发动辖区内企业参与培训,并对活动的优秀做法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及时梳理和总结教育活动好的做法、典型经验。
附件:《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基本任务清单》
海宁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1月17日
附件
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安全生产工作
基本任务清单
1.制订一份复工复产方案:危化品生产、冶金等高危企业必须制订安全生产专项复工复产方案,并落实;一般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方案必须包含安全生产有关事项和要求,并落实。
2.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对全体员工开展一次复工复产安全知识教育;对新员工、新转岗员工、临时用工和特殊作业人员开展一次上岗前安全技能培训;
3.组织一次安全风险辨识与研判:企业对复工复产进行一次安全风险分析研判,厂级、车间、班级分级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并落实好风险管控措施。
4.开展一次安全检查:设施设备完好,风险管理措施得到落实;无私接乱拉电器线路,安全用电管理到位;使用危化品场所具有2个及以上消防逃生通道,并保持通畅;危化品存放场地应专门设置,并与使用场所采取防火隔离措施,存放场地、使用场所应张贴安全周知卡等。
5.实施一次应急演练:演练应注重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演练,提高企业员工安全风险意识和应急应对能力,加强员工安全意识,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6.整改一批事故隐患:检查发现的问题隐患应整改闭环,特别是重大隐患未整改完成不得开工。
7.特殊作业必须提级审批:动火、高空、吊装、有限空间等特殊作业,必须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并向镇(街道)安全行业主管部门报备。
8.进行一次安全设备设施的检修维护:节后开工前,全面开展各类车辆、装置、设备设施、工具、安全监控系统、特种设备检修维保,不符合安全条件不能使用。强化检维修后试机和试生产管理,认真制定试机、试生产方案,严格按照方案开展,同时加强监督落实。
9.关键岗位人员必须到岗到位:危化品生产、冶金等高危企业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关键岗位操作人员不到岗到位不得开工。
10.盘点、调整本年度安全生产投入的常规环节和重点方面:根据企业自身安全生产特点和年度生产经营重点,及时商讨调整年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计划。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资金的有效投入,确保安全教育、劳动防护用品、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及相关重点关键环节经费使用的及时、到位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