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海洲街道获悉,2024年海洲街道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3.6亿元,同比增长6%,成为全市第一个超200亿的镇(街道),跻身嘉兴十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7.8亿元,同比增长6.4%,位列嘉兴三甲。 
同“洲”共济、劈波斩浪,过去这一年,海洲街道紧盯“奋战200亿、提升首位度”的年度目标,深入贯彻街道“大拼招商、大干项目、大兴企业、大聚人才、大强保障”五大行动,全力以赴抓企业促发展、抓行业增活力、抓服务提能力,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路径,培育新兴服务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稳健前行,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十分亮眼的成绩单。 
打开这张成绩单,可以看到Gcar新能源汽车城市Mall正是海洲街道经济奋力前行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2024年,Gcar新能源汽车城市Mall汽车销量累计3025辆,销售产值超6亿元。而其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海洲街道精准“落子”,深化产业结构改革、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正确抉择。 
去年,海洲街道大兴企业,做实做好企业培育,实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培育计划。积极培育服务业骨干企业,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注重新增服务业规上企业的质量和成长性。 
同时,每月开展走访联系,针对各企业不同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提供符合企业发展方向的相应政策,帮助企业解难题、稳预期、强信心,全年新增服务业规(限)上企业15家以上。 
以Gcar新能源汽车城市Mall为例,2024年,入驻Gcar新能源汽车城市Mall的海宁市智鸿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海宁市星盛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等汽车企业已实现月度纳统,成为海洲街道全年“培育之星”。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在培育的同时,海洲街道紧紧抓牢招商引资“牛鼻子”,坚持“一把手”招商,大力开展“朋友圈”招商,重点招引“电商直播、时尚创意、数字经济、金融服务业”。多次赴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等各地拜访对接项目200余家次,洽谈现代服务业项目合作,充分运用中心城区的先天优势,加强与产业基金、投资促进机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的深度合作,大力招引总部项目,链接优质项目资源。开展集中签约两次,大宗商品供应链项目等27个总金额超28亿元的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项目中超亿元项目达9个。 
仔细研究,记者发现这张成绩单的另一可圈亮点是作为海洲街道经济发展的主力引擎之一的楼宇经济。 楼宇亮眼的背后是海洲街道对楼宇发展的高度重视。去年,海洲街道深化“一楼六员”机制,发挥楼宇资源集聚优势,引导产业“上楼”,打造垂直崛起的“城市金矿”,助推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年,海洲街道共有嘉兴纳统重点商办楼宇共17幢,总商务面积41.42万平方米。去年1至12月,累计入驻面积37.48万平方米;入驻率90.48%,入驻企业1017家;税收12.74亿元;税收超千万楼宇16幢,其中超亿元楼宇5幢。 
而这张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少不了高效优质服务的加持。去年,海洲街道创新深化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面启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强重点企业走访,深化助企帮扶举措,实行项目入库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扎实开展服务业重点行业“亲清”助企大走访;打造个性化增值服务,设立首个“企业综合服务驿站”,首台入驻楼宇的“自助政务服务一体机”,一系列更具突破、更有实效、更加可感的政策举措,激发了各类主体投资发展积极性,全面护航了海洲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依托省级服务业创新区、海洲高创园等平台,以招大、引强、选优为目标,实现全产业链延伸融合,推动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创新型服务业态快速集聚发展。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推动实现产业模式拓展创新,引进培育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海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郭浩表示,新的一年,海洲街道将坚持“项目为王”理念,着力做好项目清单化,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加快象合里时尚创意中心等重点项目推进速度。创新消费场景,培育消费业态,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企业潜能,打造海洲消费新高地。坚持农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谋划金龙、张店、西郊渔村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开发健康、银发消费新场景,统筹谋划高品质养老项目,加快推进高品质管道饮用水项目。落实“全流程”代办服务,指导企业及时完成各项助企惠企政策申报,力争营商环境满意率100%,助力海洲街道高质量发展勇立潮头走在前。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 | 杨平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