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号:
001008004003042/2025-0005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成文日期:
2025-01-03
-
发文机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发布日期:
2025-01-03
-
体裁分类:
其他
-
主题分类:
标准
近日,我市发布了《海宁市人才分类认定目录(2025年)》,明确全市各类人才的评价标准和认定条件,其中标准化人才首次作为高层次人才纳入我市人才分类认定目录,持续推进了标准化人才引育工作。近年来,我局立足企业发展需求,持续加强高水平标准化人才队伍培养,推动重点产业提档升级。
一是完善标准化人才培育激励机制。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支撑,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以来,我局共组织开展了标准化专业知识培训5期,覆盖企业人员350余人次,共培育企业标准总师16名。同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海宁市人才分类认定目录(2025年)按类别划分,共设置A-H七类,其中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个人)、国际标准化注册专家、国际标准主要起草人、省地方标准第一起草人等标准化领域人才分别列入了各级人才类别。
二是深入推进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实施质量专业技术人才发展行动,目前我市共有国际标准化专家5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15人,成立了皮革、软磁铁氧体材料等4个省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时,加强标准化智库建设,我市经编、半导体领域2名专家列入嘉兴标准化专家团队,2家企业的标准化专家列入嘉兴市国际标准化专家工作室,充分发挥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化服务机构、技术标准创新基地以及标准化专业团队的互相支撑作用,形成共同发展的协作体系。
三是充分发挥标准化人才效应。推进“科研团队+标准研制团队”融通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推进重大科技攻关、重要标准研制、重要技术咨询等工作,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引领提升标准研制应用水平。全市标准化机构、企业等从事标准化工作约3100人,标准化人才效应正逐步显现,全市累计主导及参与制定各级各类标准489项,总量居全省前列,今年27项标准获评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企业标准化活力持续提升,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