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海宁人餐桌必备美味,太鲜了

发布时间:2025-02-03 06:55 信息来源:融合编辑部 浏览次数: 字体:[ ]

“这味道真鲜!”在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社区家宴中心的一场年酒宴席上,刚上桌的“炒三鲜”引得宾客们赞不绝口。金黄饱满、充分吸收了汤汁的肉皮,搭配爽口的冬笋、肉丸等配料,一口咬下,软糯与清脆交织,鲜香满溢,肥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正在后厨忙活的乡厨傅旭生,已从事烹饪行业三十余年。他介绍,虽然肉皮不算是一道大菜,但它是海宁人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传统美食。“无论是家里的年夜饭,还是摆年酒,甚至普通的家宴,这道菜都是必备之选。”

傅旭生说,过去生活条件艰苦,海宁人只有逢年过节才会炸制肉皮。后来随着生活条件改善,肉皮逐渐从节日的专属变成了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佳肴,现在在市场上就可以轻松买到。谈及其做法,他更是了如指掌:“将买来的炸肉皮用冷水泡软,切成条状,热水烫过后,加入佐料翻炒即可出锅。”他还提到,除了“炒三鲜”,肉皮还有多种做法,比如煲汤时放一些,或是搭配韭芽、青菜、大白菜等炒制,增添菜肴的鲜美。

斜桥镇三联村是这道佳肴的诞生地之一。据了解,海宁的肉皮制作主要有油炸和盐炒两种方法,而三联村一直采用油炸的方式。目前,当地有十多户家庭从事油炸肉皮的制作和销售生意,其中就包括62岁的万永明一家。

从万永明的奶奶开始,他们一家就传承了这门手艺。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从事这一行,渐渐地,“三联肉皮”在当地有了名气。如今,他们依然坚守着长辈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春节前夕,是肉皮需求量最大的时候,万永明的肉皮加工厂在这个时期最为忙碌。他们从广东收购新鲜土猪皮,经过刮毛、去油脂、清水浸泡、晾晒等步骤后,进入“焐”皮阶段,即将生肉皮放在低温油中浸泡至软。接着来到最后一步——油炸定型,这要求操作者精确控制油温并熟练使用工具。万永明的妻子计文英在40多岁时从长辈那里学会了这门手艺。只见她站在油锅前,等待油温适宜温后,让搭档将“焐”好的肉皮放入锅中。她左手拿锅勺,右手持肉钩子,熟练地转动肉皮,确保每一寸都能均匀受热。不到30秒,一张体积膨胀数倍的肉皮便炸好了。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非常考验技艺。时间不够,肉皮可能未完全发开;时间过长,则容易炸糊。计文英表示,只有炸制得恰到好处,肉皮才会软糯有弹性,口感最佳。炸好的肉皮冷却回油后,即可装袋售卖。

据了解,最多的一天,肉皮加工厂要卖掉上千斤肉皮,这样的销量代表了市场对这传统美味的认可。更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5月,三联油炸肉皮制作技艺成功入选海宁市第八批非遗项目,这无疑是对万永明和他的同行们多年来坚守传统技艺的一种肯定。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