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过田野,带来新的财富,也催生了新的梦想! 近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这份关乎14亿人饭碗的“财富密码”,迅速成为全国热议焦点。 “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文件不仅释放了乡村振兴的“新信号”,为广大农民群众送上政策春风,更把民生关怀直接拉满。 
全国乡村看浙江 浙江乡村看嘉兴 嘉兴乡村看海宁 2024年,嘉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21年在全省“霸榜”。海宁则是第一中的第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4年保持嘉兴第一。 一号文件释放的新信号你读懂了吗? 有海宁人不但成功“押题” 而且已经稳稳接住了 “真金白银”的财富机遇
程序员返乡追梦 农村木作沿着网线走向国际 中央一号文件里,提到要“壮大农村各类专业人才和实用人才队伍”。在嘉兴,大批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返乡创业就业,邹启峰和陈飘雨这对“90后”夫妻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在海宁市袁花镇龙山村,有一家“木童与木仔”手工木作室,主理人就是邹启峰和陈飘雨夫妻俩,陈飘雨是袁花镇镇西村人,邹启峰则是来自贵州的海宁女婿。平日里,邹启峰主要负责产品制作,陈飘雨则主要负责运营与销售。 
他们的手工木作 深受本地市民和各地游客的喜爱 同时通过电商平台热销全国 甚至出口到马来西亚等国家 来自乡村的手工木作,走上了国际化的大展台,让世界感受到了嘉兴乡村的美好。故事的起点,是两个年轻人对乡村的深情和对梦想的追求。 邹启峰从小就对手工木作“很上头”,绘画、雕刻、上色,每一步都能让他感到无比解压。而陈飘雨则一直喜欢美好的乡村田园生活。 “如果能把爱好做成事业,那就太好了。”几年前,怀着对木艺的热爱,夫妻俩决心闯一闯,一个辞去了程序员工作,一个离开了公司的人事岗位,从市区回到乡村,从零开始做起木匠和运营。 
之所以选址在乡村,两人看中的是乡村的场地开阔、交通便利、安静美好,相对来说租金也比较低。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凌晨起来练习简笔画,深夜还在研究色彩调配、进行干燥工艺等各种试验……先从网络和书本学习理论知识,再到现实中反复试验,经过无数次的打磨和推敲,最终才练出好手艺。 天然实木、环保颜料、手工制作,每一个细节都戳中年轻人的“心趴”,他们制作的产品,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在一场乡镇共富集市上,两天的营业额就达到了6000元。 
在不断精进手艺的同时,他们把电商运营作为同样重要的一环,如今,电商销售成为主要的产品销售渠道,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来自乡村的手工木作飞向了更远的地方,他们离自己梦想的生活越来越近。 对他们来说,乡村既是竞速未来的新赛道,更成为了滋养无限可能的肥沃土壤。 
从传统种地迈向种植梦想 邹启峰和陈飘雨夫妻俩 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证明 乡村振兴的财富大门 永远为那些敢想敢干的人敞开 春风又绿江南岸 在这片遍布希望的田野上 更多海宁农人将实现自己的梦想 综合 | 嘉兴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