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3 月 19 日,2025 年首台(套)政策培训暨产业链产品推介会在海宁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举行,创新采用 “线下 + 线上” 双轨模式,吸引全市 17 家申报首台套重点企业现场参会,同步通过直播平台实现政策宣讲全覆盖。本次活动由海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举办。 会议由海宁市经信局副局长黄杨主持。在致辞中,黄杨强调:“首台套产品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更是推动产业链升级的关键抓手。” 简短开场后,会议进入产业链产品推介环节,海宁经济开发区两家企业——天通优能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芯晖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分别围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创新成果进行路演,生动展示了企业在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 在政策宣贯环节,嘉兴市经信局副局长赵键以《嘉兴市制造业 “三首” 提升工程工作指南》为蓝本,剖析了 “三首”(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提升工程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推广‘三首’产品既是突破‘卡脖子 ’技术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路径。” 针对如何推进 “三首” 工作,赵键提出相应实施路径:一是企业要强化产品研发;二是政府要完善政策统筹;三是政企协同搭建推广平台,建立服务网络。 随后,嘉兴经信局技术装备处老师楼彬仔细解读了嘉兴市级和省级首台套的奖励政策,并针对企业最为关心的首台套申报问题进行了深入讲解。现场氛围活跃,企业代表们踊跃发言提问。嘉兴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技术装备处处长张锐和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徐艺教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答疑。 本次会议创新采用 “局长在线” 模式,将 “三首” 产品申报与产业链产品推介紧密结合,不仅为开发区内企业搭建了产品产业链推介平台,有力宣传了区内重点首台(套)企业,还为全市广大企业的首台(套)申报工作提供了专业指导。 据悉,海宁经济开发区在首台套培育工作中已形成显著优势:截至 2024 年底,海宁经济开发区累计获批首台套项目 32 个,其中国内首台套 3 个、省首台套 9 个、嘉兴市级 20 个,首台套和首批次新材料数量合计占全市总量的三分之一,首批次新材料认定 5 项,培育出一批具有行业话语权的 “单打冠军”企业。 下一步,海宁经济开发区将进一步鼓励企业产业升级、技术迭代,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创造更多的“三首项目”,助力更多开发区内企业向“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集群高端化”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