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辅助
索  引:001008004003042/2025-90844 发文机关:市市场监管局
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3-04 15:21
责任部门:市市场监管局 责任科室:办公室
所属栏目:计划总结 访 问 量 :
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5年工作要点

一、聚焦营商环境,不断提升市场活力

一是规范便利政务服务。探索市场监管领域“高效办成一件事”新实践,加快电子执照推广应用,不断丰富“企业码”本地特色应用场景。认真贯彻落实新出台的《公司登记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和便利企业的登记管理。积极拓展服务场景,不断深化增值化服务改革,努力实现“放得活”“管得好”。

二是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持续推进个体工商户全生命周期集成服务改革,构建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优质服务供给,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不断提升经营主体获得感和满意度。开展个体经济新腾飞行动,不断加大个体工商户帮扶力度,强化技能培训,提优金融服务,促进结对帮扶,进一步提高个体经济发展质量。深化分型分类培育,推进“浙个好”个体工商户评价,让更多个体户驶入“名特优新”快车道。

三是聚力统一大市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积极消除市场壁垒。持续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基地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提升。持续加强医疗、教育、旅游等民生领域价格监管,推进涉企收费清理整治行动,加大不正当竞争行为打击力度,全面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聚焦产业跃升,不断提升发展能级

一是重质量提升。加强质量支撑,持续推进重点产业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提升行动,不断提升企业质量水平,提升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深化“产品质量加油站”工作,扩面服务场景,丰富服务形式,帮助经营主体提升合规经营意识和产品质量管控能力。释放品牌效应,健全“品字标”品牌企业培育库,提升海宁品牌竞争力。强化标准引领,积极推进先进标准研制,聚焦重点产业,开展标准攻坚。

二是重知产赋能。大力实施知识产权“金种子”计划,迭代升级“知源码”,探索“线上专利超市”,推进专利产业化,不断促进企业成长。在时尚产业领域,进一步优化国家级快维中心全链条、一站式的服务供给,提升外观设计快授权、快确权、快维权能力水平,不断助力时尚产业向千亿级进发。

三是重产业推进。在生命健康领域,借助“浙造器械”创新展示馆开馆运行,以及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海宁分院的启用,通过技术支撑和资源对接,积极助推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在平台经济领域,推进绿色直播为民行动,实施平台企业创新培育工程,深化平台经济智慧监管,加强平台企业综合监管服务,推进“平台+产业”数实融合发展。

三、聚焦涉企执法,不断提升企业信心

一是强化涉企合规指引。围绕不同领域企业发展面临困惑,制定企业合规指引,通过“入市第一课”、以案释法课堂等方式,引导企业从事后整改向源头预防转变。积极推动企业建设合规体系,培育合规文化,提升自我纠错能力。

二是推动“市监查一次”。高质量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强化跨部门联合检查,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实现“无事不扰”,减轻企业迎检负担。深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实现“无事不扰”。不断推进包容审慎监管,打通规范、指导、处罚、修复全链条,保护企业不因“小错”影响发展。

三是刚柔并济抓执法。根植服务型执法理念,对首违、轻微的违法情形,更大胆地适用并作出免罚、轻罚决定;对侵害群众利益,突破安全底线的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等严重违法行为,敢于亮剑,严惩重处。通过刚柔并济,做到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四、聚焦基层基础,不断提升队伍水平

一是突出政治领航。强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履职能力。持续深化“红心蓝盾潮同行”品牌建设,提升品牌服务能力。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强化廉洁纪律教育,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氛围。

二是提升队伍战力。严把选人用人关,突出择优选拔,加强轮岗交流,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培育,持续深化“青蓝接力”工程,开展干部能力提升行动,推进调查研究活动,全面加强干部思想淬炼、专业训练、实践锻炼,练就攻坚克难的过硬本领。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持续推进市监阵地建设,拓宽使用场景,不断丰富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凝聚奋进力量。以十年文化传承为核心,充分提炼和塑造特色文化品牌,不断提升海宁市监工作辨识度和传播力,以文化认同激发干事创业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