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今日海宁
Haining today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海宁
非遗课程火热,报名排到5月份!海宁用蚕丝扇“扇”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3-05 10:52 信息来源:海宁市传媒中心 浏览次数: 字体:[ ]

春意渐浓时节,周王庙小云龙蚕桑乐园推出的非遗蚕丝扇手作课程持续升温。自2月以来,这项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体验的文创课已举办10多场活动,相较于初推时的以学生为主,这次报名的主要是成人,已吸引近两三百人次参与。排期上四月份的周末已被“预约一空”,目前报名已排到五月份。

3月4日,在周王庙小云龙蚕桑乐园,又一场体验课开始。在非遗老师的示范下,伴随着缫丝、装饰等步骤,一把把蚕丝扇缓缓从扇骨变为成品。

“缫丝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手法力度均匀。一把蚕丝扇,我们要用到10个茧子,每个茧子平均能缠绕近千米蚕丝。”课程指导老师介绍,完整制作流程需经选茧、抽丝、绕丝、固形等七道工序,体验者的“简化版”跳过了前期的繁琐处理,直接上手加工环节。

作为蚕桑研学游的主阵地,近年来,小云龙蚕桑乐园持续推动传统技艺创新转化。这座占地500亩的综合性园区,依托千年蚕桑文化根基,打造出集非遗工坊、研学基地、文创衍生产品于一体的产业矩阵。这次推出的蚕丝扇手作课程,就是标准化教学模块设计与现代美育的结合,让古老技艺焕发新生机。

“市场反馈远超预期,本地报名这一块,因为最近临近妇女节所以很多工会、单位都点名这个课程,前后加起来大概办了十来场场,不少是‘送课上门’。而在平时,我们更多的是把它结合到研学项目中。”小云龙蚕桑乐园馆长金肖黎介绍,虽然也有制作好的蚕丝扇成品销售,但从市场反馈来看,大家对于亲手制作的过程更兴趣。

课程上线后,小云龙蚕桑乐园收到北京、上海等地研学团队预约,不少团队指定选择蚕丝扇制作课,因为孩子们想亲手体验非遗。数据显示,仅去年该园就接待研学学生超2.5万人,营收超390万元。

“蚕桑只是初级农产品,而研学游、文创等策略赋予了传统农业更多可能性。在乐园建立后,我们为周边提供了80多个就业岗位,就业增收160余万元,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共富增收的作用。”金肖黎说,非遗“蚕丝扇”是文旅版图拓展的又一步,后续将继续研发更多适合不同层次、年龄的研学课程,让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共进。

海宁市传媒中心记者|俞砚峰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