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16:30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法定代表人姚岳强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区海州西路85号
开办资金(万元)66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61.80期末数(万元)59.39
宗旨和业务范围依规定承担全市公路、水运、港口、地方铁路、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管、监理和试验检测行业管理的行政辅助工作;承担全市公路、港口、水运工程合同履约监督行政辅助工作;协助做好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的行政辅助工作,以及其他相关行政辅助工作;完成海宁市交通运输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736010594W举办单位海宁市交通运输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一、监督项目基本概况今年海宁市交通在建项目41个,其中省管项目1个(机场高铁连接线),市管项目4个(524、525、星光作业区、粮库码头),县管项目36个,除紫微快速路、赵家桥、望梅高架、硖许拓宽4个重点项目外其余以农村公路大中修、提升改造、危桥为主。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二、工作开展情况(一)质量安全监管履职情况一是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做好项目的监督服务。拟定并印发了《2024年度交通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工作计划的通知》(海交〔2024〕40号),做到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根据各项目实施计划,实施监督交底26次,发出监督通知书26份,参与质量评定监督33次;通过政务网办理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监督手续26起,质量评定备案33起。二是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对主管项目开展日常检查123次,出动人员383人次,共签发《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意见书》92份,质量安全整改处理意见738条,收到《整改反馈单》92份,反馈率100%。三是开展原材料和工程实体质量的抽检,项目质量受控。质量监督从源头把关,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0万元(含10万元通组道路检测)用于质量监督抽检。通过政府采购确定浙江通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第三方监督检测单位,结合工程进度重点开展桥梁桩基、路面结构层的强度、厚度、压实度等方面的检测,项目检测覆盖面达到了100%。从抽查情况看,原材料和工程实体质量总体稳定可控。四是聘请第三方安全服务单位,认真履行属地监管职责。财政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委托技术能力强的服务机构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技术服务,通过政府采购确定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第三方安全咨询服务单位。并对省管及市管项目(机场高铁连接线、524、525、星光作业区、粮库码头)开展每季度不少于一次检查,同时,由局领导带队对重点项目开展复工复产、防汛防台等专项检查,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职责。五是开展各类专项行动。根据上级工作部署,联合第三方咨询单位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工程设备车辆、施工驻地及大临设施、深基坑、起重吊装、高空作业、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检查,出动259人次,交通在建项目开展检查115项,发现各类安全问题430个,均已完成整改。六是持续开展利剑行动。根据《全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质量专项整治“利剑”行动方案》,结合“除险保安”、“遏重大”等各项任务,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交通建设工程安全意识和关键环节控制,发现各项质量安全问题共计610个,行政约谈9次,移交执法队办理行政处罚2起。七是开展交通在建项目应急演练。为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月”活动,深入开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畅通生命通道”的主题活动。6月18日在525国道海宁段改建工程开展了工程车辆伤害与消防救援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了应急预案的适应性、可靠性,也考验了项目人员应急处置及协同反应能力。应急救援演练使得交通项目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能力和安全保障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提升“人人讲安全、人人会应急”的认知。八是开展防台防汛专项检查。根据上级防台防汛工作部署,针对今年“格美”、“贝碧嘉”台风的来临和影响,开展对交通在建项目进行拉网式预防检查,重点对项目的高空作业、临时工棚固定及工人撤离、施工围挡和交通安全设施的加固、用电安全、路基排水处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严格要求。为有效防范“贝碧嘉”,出动人员14人次,排查在建工程7个,发现隐患5个,加固工棚8个,转移加固机械设备8台、施工船舶1条,转移人员826人。(二)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工作为全力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出台了《海宁市交通建设工程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海交〔2024〕41号)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明确了创建方案。辖区内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三个交通项目525国道海宁段改建工程、嘉兴内河港海宁港区星光作业区(码头部分)、嘉兴海河联运海宁多式联运工程-嘉兴至海宁射线紫薇快速通道(硖石互通-麻泾港段)工程已纳入创建清单,目前已督促项目建设单位牵头制定创建方案,开展了一次工作督查,PHC管桩承载性能及质量控制技术、建筑固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列入关键指标中的创新项目。(三)建筑固废材料循环利用结合“争先奋进、改革创新年”活动,联合长安大学开展建筑固废材料在交通工程中的高质量循环利用研究工作。在去年完成试点的基础上,起草并印发了《关于交通建设领域推广建筑固废材料循环利用的通知》文件,今年在县道大中修(硖许线、科天线)、胜利路、利新路等农村公路大中修、新改建项目上推广使用,完成8.819公里建筑固废材料运用;由长安大学主编的《公路工程再生混凝土集水泥稳定基层料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完成正式发布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监管力量薄弱。随着安全属地责任的落实,紫薇快速路、周王庙赵家桥、星光作业区、粮库码头等项目开工建设,中心现有的监管力量与监管任务不匹配,存在专业性不够强、人员力量薄弱,特别是新进人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距离独立开展监督工作有一定差距,综合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建筑固废材料循环利用。一是缺少项目支撑,前期与财政等部门对接,没有激励政策,除马桥街道运用外,其他一镇一路项目均未纳入施工图设计,且建设单位无意向使用;二是招标后变更流程依据不充分,去年试点完成后技术服务单位未出具成果报告及结论,建设单位缺少变更依据。"
四、下一步打算三、2025年工作思路2025年质安中心继续以抓好项目安全为重点,以安全促生产,加大项目监管力度,杜绝安全事故发生;推进建筑固废再生产品在交通建设领域的推广应用工作,同步抓好工程质量管控,确保项目质量持续可控。(一)持续开展日常检查、专项检查及综合检查,根据检查形式的不同,检查内容将有所侧重,重点是持续“利剑”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平安护航亚运、除险保安、安全生产整治等各项任务落实。(二)联合第三方安全咨询单位,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督检查,从严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加强软基处理、台背填筑、沥青路面铺筑等重点环节的专项检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路基弯沉、路面平整度、台背填料及压实度等关键指标抽检,打造交通建设项目精品工程。(三)积极开展固废材料在交通工程循环利用,做好运用项目的质量监督管理服务,并与主管部门对接做好信息价的采集和发布工作。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