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海宁市招商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杨伊琴 |
住所 | 浙江省海宁市行政中心1号楼5楼 |
开办资金(万元) | 23 | 经费来源 | 财政全额补助 |
年初数(万元) | 23.21 | 期末数(万元) | 23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招商引资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协助拟订并组织落实全市招商引资相关的政策规定;负责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协调服务、统计分析和考核评价等工作;组织协调全市性重大招商活动和合作项目推介活动;负责全市招商政策、重大项目和投资环境的统一宣传;负责外商投资企业的服务工作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123304817368580182 | 举办单位 | 海宁市商务局 |
开展业务情况 |
一、基本情况 | 海宁市招商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为海宁市商务局下属事业单位,目前在岗人员14人,机构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 |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 | (一)谱写一篇招商宏图,推动引资量稳质升。聚焦主导产业,完善构建高质量招大引强攻坚体系,通过创新招引模式、提升招引效率、补齐招引短板等手段,加强项目全链条、全周期服务推进,全年成功引进招大引强项目23个,其中总投资超50亿元项目5个,引进数量居嘉兴第一位,招引落地超百亿元项目1个,签约金额258亿元,为嘉兴年度招引最大规模项目。突出外资招引重点,全力推动高质量外资项目的招引落地,2024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3.3亿美元,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占比排名列嘉兴第二位。(二)谋划一个拓市篇章,稳住外贸基本盘。持续性开展“千帆出海拓市增单”活动,组建县级“境外参展服务联盟”。启动外贸出口“促稳提质服务”,助企纾困。成立海宁境外投资服务联盟,促进对外投资。提升杭海国际数字贸易新城平台能级,推动数字贸易标准化试点基地建设。加大出口信保统保力度,积极排查贸易救济案件。推广“海河联运”模式,加快“双港地”合作。企业原产地证书办理实现“跑零次”。2024年预计完成出口758.6亿元,增速3%。(三)创新一套业态发展,促进电商新模式增长。出台跨境电商扶持政策细则,引育公共海外仓项目。规范直播电商,推进皮革城争创国家级电商示范基地。推进农村电商工作,优化“共富工坊”体系。2024年预计完成跨境电商出口45亿元(监管方式出口5.5亿元),网络零售总额480亿元。(四)营造一种良好氛围,全面提振消费信心。推动消费持续扩大,举办新春潮购等活动,提升大宗消费品消费。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出台行动方案。建立零售企业培育库,制定二手车交易高质量发展政策。指导历史文化街区与汽车综合体建设,营造社会消费新场景。2024年预计完成社零总额403亿元,增速5%。(五)夯实一方粮安根基,充实仓容优化服务。保持省政府核定储备规模,完成粮库与救灾物资库迁建年度任务。构建现代粮食收购服务体系,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年内储备规模到位。开展涉粮企业双随机抽查,做好产销平衡调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管理,确保救灾物资供应。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在招商引资方面高质量项目储备不足,各主体招引或签约的高质量外资项目较少,在超百亿元以上项目方面也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
四、下一步打算 | (一)促进外资招引,稳存量扩增量提质量。持续开展“投资海宁”全球大招商工作;聚焦“241”产业布局,强化产业生态链,创新招商方式,招商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二)全力以赴稳外贸,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推进“出海拓市”行动,强化企业服务,提升研判能力,夯实国际贸易摩擦的应对能力。(三)推进业态新动能,电子商务引育并重。全面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农产品电商品牌培育工作;出台《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推进跨进电商高质量发展。优化公共服务,强化服务保障。扎实推进直播电商行业生态建设。(四)提振消费稳信心,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持续开展消费促进,完善全市商业体系建设,创造多元消费场景。(五)全面优化提升服务,夯实稳固粮安基础。落实订单粮食政策,提供优质粮食产后服务;优化我市粮食收储布局,提升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收购储存环节规范化管理,利用“浙江粮仓”实现穿透式监管;完善应急物资管理体系,做好市物资储备管理工作。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无 |
相关资质认可 | 无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