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海宁市人民政府 W W W . H A I N I N G . G O V . C N
简体版 | 繁体版 | 无障碍阅读 | 浙江政务服务APP | 智能问答


网站首页

市长之窗

海宁概览

政务公开

互动交流

咨询投诉

办事服务
海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10 16:31 信息来源:海宁市委编办 浏览次数: 字体:[ ]

单位名称海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法定代表人朱晓峰
住所  浙江省海宁市海洲西路201号皮革城大厦1楼2楼
开办资金(万元)50经费来源财政全额补助
年初数(万元)50期末数(万元)50
宗旨和业务范围负责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及举报投诉工作的受理、调解、跟踪和反馈;承担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申请受理和审查具体事务,组织开展相关维权援助等工作;负责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承担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具体工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330481778274934J举办单位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开展业务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度,海宁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锚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集成改革,以时尚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为切入点,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兴企业工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主要效益1.知识产权赋能原创设计。积极探索备案主体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执行质量管控优化流程等制度,全力保障预审“质与量”;同时邀请省、嘉兴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到海宁举办专利预审服务培训座谈交流,并且深入企业开展预审培训座谈,提升海宁企业的专利质量。2024年,累计受理外观设计专利预审7352件、合格5777件、授权5744件,同比分别增长50.78%、61.87%、61.30%,快速预审数量居全国快维中心第一。2.知识产权深化产业保护。邀请嘉兴中院、海宁法院现场审理服装类外观专利纠纷和商标刑事知识产权案件,五十多家市场商户现场感受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驻展会积极护航产业发展,受邀参加2024海宁中国国际皮革毛皮时装面辅料展和第五届中国海宁国际时尚精品袜子采购交易会,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和维权援助,现场处理展会侵权纠纷案件。2024年,共出具侵权判定意见30份,指导海外知识产权纠纷6起,成功调解知识产权纠纷案件248件,同比增加43.35%,涉及金额2000多万,维权整体周期缩短50%以上。3.知识产权推进品牌建设。积极推进“海知芽”海宁公共服务品牌建设,深入企业开展手把手、面对面培训,今年指导50多家时尚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开展培训10场次,培训人员800人次,开展知识产权维权援助200多起;同时积极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省局组织的业务能力提升培训,持续提升知识产权快速授权、确权、维权专业水平。4.协同保护维护企业权益。不断完善协同保护机制,持续推进知识产权纠纷快速处理工作,成立海宁时尚产业知识产权联盟,组织行政司法部门召开海宁市知识产权保护共同体例会和专题会议,讨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热点问题和完善协同保护机制;持续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不断融入知识产权大保护格局,在长三角纺织产业四中心合作的基础上,今年长三角纺织服装六家国家级中心共同签约《长三角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协议书》,实现长三角知识产权合作拓面拓类。与平湖市、永康市、杭州钱塘区、新时代枫桥经验研究院、杭州意法服装城、杭州四季青服装城等建立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不断提升知识产权跨域服务水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由于人员编制有限,往往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因此除了提升中心工作人员专业化水平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智库建设。2.业务范围有待拓展。除了尽早争取验收后开展外观专利预审外,还要进一步争取拓宽快维中心预审服务产业领域,助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1.全力做好考核工作。加大国家级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考核工作的重视,加强梳理排摸,全面对标对表,明确把握要点,协同发力配合,确保支撑材料充足、充实、准确,以不同形式重点开展企业满意度调查,尽善尽美地完成迎考工作。2.不断提升预审能力。通过业务培训、座谈交流、实地调研、挂职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强预审员与企业沟通交流的能力,提升预审员的多样化能力。聚焦今年外观设计专利预审案件的特点,全面梳理、总结经验,完善预审相关制度,优化快速审查流程,推进与专利审查机构的联系合作,学习优秀预审服务的制度机制,进一步提升预审质量、简化预审流程、提升预审效率,提高时尚产业服务质量。3.加强维权保护力度。一是健全快速维权机制,深化与市场管理方、行业协会等的合作,推进知识产权维权效率进一步提升;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司法行政部门有机衔接,推进跨区域快速维权,力争实现维权援助服务长三角“一张网”;三是推进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工作人员、调解员和专家队伍建设,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4.打造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与省内国内知识产权机构的合作,健全知识产权数据检索分析服务,打造知识产权“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促进知识产权金融创新,继续深入开展调研、培训、宣讲活动,面向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专题培训,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和能力。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相关资质认可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受捐赠以及使用情况



海宁市人民政府主办 | 网站标识码:3304810001 | 浙ICP备14012341号-1 |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515号